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三十七章 花瓶,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陸韜是很端謹的人,所以要立契約,張原也覺得立契約最好,這不是一年、兩年的事,而是要延續到子孫後代的,契約關係比單憑感情來維繫更穩定。

又商議了一會盛美商號的事,陸韜、張若曦便回房去,張原浴罷歸來已是三鼓後,見穆真真把那十隻撬掉的銅鎖又扣上了,說道:“少爺,這鎖還能用。”

張原笑道:“難道每次都要強行撬嗎,嘿嘿,這是什麼心態——明日讓來福去買十把銅鎖來……”

穆真真答應了,次日早起便吩咐來福去買了十把銅鎖來,一一將箱子鎖了,見少爺與西張的大公子、三公子要出門去,趕緊追過去說道:“少爺,這是鑰匙,少爺收著。”

張原笑道:“我腰帶上系一掛鑰匙,這倒是稀奇了。”

張岱、張萼皆笑。

穆真真漲紅了臉,手裡捏著那串鑰匙,有點不知所措。

張原道:“真真你收著就是,你是我的女管家。”

穆真真感著少爺的信任,心裡沉甸甸的歡喜,又問:“少爺去哪裡?”

張原道:“去楊秀才的印書坊,你不用跟去。”說罷,與大兄張岱、三兄張萼出門去,門前有楊石香的僕人在等著。

張萼回頭看了一眼那墮民少女,不勝歆羨道:“介子也真是運氣好,從三埭街也能找出這麼個寶貝,象我那貼身侍婢綠梅,還有大兄的侍婢素芝,都只床上有用,下了床就一點用都沒有了——”

張原道:“嗯嗯,那叫花瓶。”

“花瓶。”張萼先是訝然,隨即頓足大笑,顯然體會到“花瓶”的深意了。

說說笑笑,早到了楊石香的印書作坊,這作坊連著楊家後園,就在青龍河畔,離水仙廟不遠,一溜十間大瓦房,楊石香陪著縣戶房的一個老吏已經先到了,這老吏是來估算楊家這印書作坊值價幾何,邊看邊問,估價頗為細緻——

書鋪僱傭的工匠分為寫工、刻工、印刷工,楊氏書鋪有寫工一人、刻工十二人、印刷工六人,還有雜工兩人,這樣的規模只能算是小書鋪,縣戶房老吏給楊氏書鋪房產、現存的刻版、刻版用的梨木和紙張總共估價一千二百兩銀子,這應該是高估的,張原也不計較,就按楊石香以一千二百兩銀子入股翰社書局,十兩銀子一股,那就是一百二十股,楊石香道:“我再出八百兩銀子,湊成二百股。”

洪道泰也來了,他出銀五百兩參股翰社書局,這樣,翰社書局一萬兩的本銀已經湊起六千五百兩,其中張氏三兄弟三千兩、楊石香二千兩、陸韜一千兩、洪道泰五百兩,剩下的三千五百兩由華亭、上海的六個社首、社副出資參股,這是張原籠絡諸社首、社副的手段,其實以他現在的財力,獨立辦翰社書局也不難,之所以要拉楊石香、洪道泰、夏允彝等人參股,其實就是利益共享——

楊石香封了一兩銀子酬謝那戶房老吏,送走了老吏,幾個人在臨河的樹蔭下飲茶,張原看著坐在門前刻版的刻工,問:“石香兄,這一個刻工,一天能刻多少字?”

楊石香道:“這要看刻的是什麼字型,若是要顏、柳、歐、趙字型的刻版,那就慢了,一天只能刻百把個字,而若是一般的宋體字,也叫匠體字,這種字型雖然不甚美觀,但筆劃橫平豎直比較好下刀,一個熟練工匠一天能刻兩百多字——我這裡的書工只會寫宋體字,若要聘請善楷書的書工那工銀不低。”

張原知道那本《張介子選評松江時文百二十篇》用的就是匠體字,那冊集子約六萬字,十二個刻工一天刻三千字左右,那也要二十多天,便問:“石香兄,活字印刷不好應用嗎,為什麼至今書坊依舊採用雕版?”

楊石香道:“活字成本高,而且排版也不易,小批次印刷還是雕版比較方便。”

張原點點頭,心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