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六十一章 三重門,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一笑,心道:“好比後世學校,也有很多可惡的老師,但學生後來功成名就了很少有回頭找老師麻煩的,一笑置之而已。”
這毛監丞見震懾住了諸生,這才細說監規,什麼不許歪戴帽,不許繫絲帶,不許穿戴常人巾服,不得到別堂往來議論,敢有毀辱師長及生事告訐者,將由繩愆廳痛責,這是禮儀方面的監規,生活管理方面各班學生凡有一應事務先要向本堂教官稟知,監生若要外出,必須要有“出恭入敬牌”,此牌毎班一面,由值日生員掌管,無牌擅離本班,痛決,天黑前不歸,痛決,監生住校,號房由國子監統一安排,不許私自挪借他人住處,不許住在監外,夜分點名不在者,痛決,在監內號房不許酣歌夜飲,不許高聲喧鬧,不許談論是非,在課業方面若不能完成教官規定的課業,每月通考末一等的,痛決……
諸生聽得暗暗心驚,這動不動就痛決的誰受得了,有那知道國子監故事的監生低聲對旁人道:“都是擺擺樣子的,哪有這麼嚴,我一堂兄,是老監生了,不就租房住在外面,還常到秦淮河房喝花酒,當然,與監丞、與本堂教官關係要好。”
這時,聽得擊磬六響,毛監丞閉嘴了,彝倫堂祭酒衙門開啟,南監祭酒顧起元與正義堂、崇志堂、廣業堂這三堂的博士、助教、學正、學錄一共十三人走到大門外,顧起元對兩墀諸生髮表講話,要求諸生謙柔恭謹,存禮義之勇,去血氣之剛,持守聖賢四勿之訓,立志、務學、正儀、慎言,希望從南監肄業的監生都能成為賢人君子,為政臨民,庶乎有術——
隨後便由正義、崇志、廣業三堂的三位博士宣讀考生姓名,正義堂的是方博士、崇志堂的是王博士、廣業堂的趙博士,被方博士唸到名字的學生出列,這些都將入正義堂學習,張萼就在其中,所有未經入學考試的納粟監生一律編入正義堂十六個班,張原和大兄張岱因制藝優秀,被編入廣業堂,廣業堂有六個班,這次新生能直接進入廣業堂的只有三十二人——
開學典禮就是這樣了,各堂學生分別跟隨各自的教官去各堂號房,廣業堂的號房與講堂在一起,中間是十一間講堂,兩側便是監生住宿的號房,一間號房住兩名學生,張原並沒有與大兄張岱分在同一號房,與一個四十來歲的生員分在一起,還來不及寒暄問姓名,趙博士便在廣業堂壬字講堂召集新生訓話,這三十二名新生將成立一個新班,就叫廣業堂壬字班,趙博士先介紹了壬字班的嶽助教和劉學正,趙博士統管廣業堂十一個班,具體每個班則由助教負責、學正輔佐,趙博士又重申了幾條重要監規,就走了,隨即便有典薄帶了兩個執役來,分發給諸生每人兩套監生巾服,以後在監內都得穿這監生巾服,這巾服有大中小三個款式,張原是中等身量,選了中款的——
嶽助教打量了一下這壬字班的三十二名學生,招手讓一個學生上前,這學生四十來歲,端正剛肅,就是與張原同號房的那位,嶽助教問這學生姓名,答曰:“嘉善魏大中。”
嶽助教道:“看你年長老成,就由你暫任本班齋長。”齋長就是班長了。
張原聽到“魏大中”這名字,不禁心中一動,魏大中,東林六君子之一,死在魏忠賢手裡,人稱“大明三百年忠烈剛強第一人”,後世史家對東林黨人褒貶不一,黃仁宇對東林黨人評價最低,認為東林黨幾十年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阻止了萬曆帝立福王為嗣——
但張原有自己的看法,東林黨人為限制君權而努力,反對以一己之私凌駕天下之公,不管東林黨人為哪個階層代言,這種思想總是進步的,雖然在晚明這種內憂外患的形勢下有不合時宜之處,但決不能因此就把明朝亡國的罪責推到東林黨人頭上,就好比後世四百年,某些論調認為西方自由思想、三權分立體制會亡|黨亡國一樣,那都是既得利益者別有用心的黑白顛倒,東林黨固然有不少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