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六章 殺威棒,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問:“你今年幾歲?”

穆敬巖道:“小人賤庚三十六。”

杜松道:“若論從軍,你這年齡也不小了,若不是看在張公子面上,我也不會收留你,你武藝不弱,以後肯聽我號令,只要朝廷有起用我之日,就有你殺敵立功的機會,你今年三十六歲,到五十歲時若未戰死沙場,我就讓你衣錦還鄉,到時少不了你的正五品千戶出身。”

穆敬巖叩首道:“多謝將軍收留,多謝將軍提攜。”

張原暗暗點頭,這杜松只是一個沒有什麼學識的武將,卻也精通馭下之術,這二十軍棍可算是下馬威,然後許以美好前程,恩威並施,要將穆敬巖收服,不然以後不好使喚——

張原的右手一直被穆真真抓著,這時抽出來,活動了一下手指,對穆真真道:“指骨都快被你捏斷了,真真你急什麼,你爹爹既到了杜將軍門下,自然要遵杜將軍號令。”

杜松這才臉露笑意,讓家丁帶穆敬巖去敷傷藥,對張原拱手道:“張公子,杜某這番做作,張公子不會見怪吧。”

張原道:“將軍有古名將之風,知人善斷,這二十軍棍打得好,穆敬巖武藝是不低,但因為是墮民出身,自幼被人呼喝慣了的,所以難免有些怯懦,但晚生相信,有杜將軍調教訓練,穆敬巖絕對是一員猛將。”

杜松哈哈大笑,說道:“張公子是極聰明的人,前途無量,前途無量——幾位,請。”

杜松看到張原牽手的那個美婢,算是明白張原為什麼這麼熱心把一個家僕送到他這裡來了,原來是為了讓這美婢的父親有個好的出身啊,看來張原很寵這個美婢,這下子杜松尚存的一絲疑慮也煙消雲散了——

張原、張岱、王煥如在杜府用了午飯,王煥如先行告辭,張岱、張原被杜松盛情挽留,那杜定方取出平日作的八股文請張原指教,杜定方的兩個哥哥都在鎮海衛做總旗官,今年二十一歲的杜定方決定要走科舉之路,三年前透過了縣試和府試,也算是聰明肯學了,但隨後兩次在道試中名落孫山,張原看了杜定方的幾篇八股文,覺得死板了一些,這種八股文在嘉靖年間或許有希望透過道試,如今是萬曆末年,八股文與古文合流是風氣,文學味濃郁,杜定方的這種八股文想要透過道試怕是不容易,便指點了杜定方該讀何書、該往哪方面用功——

張原對八股文的理解和造詣遠不是王煥如能比的,杜定方好似醍醐灌頂一般,覺今是而昨非,不覺雙膝跪倒,要拜張原為師,張原連稱豈敢,說杜定方年長於他,他絕不敢做杜定方的老師——

杜定方執意懇求道:“七十二賢中也有年長於夫子的,聞道有先後,能者為師,先生一定要收下弟子。”

張原沉吟不肯,杜定方苦苦哀求,杜松也道:“張公子,我這侄兒一心想要透過科舉博取功名,十八歲成了童生,並不愚笨,苦無名師指點,還望張公子不棄,教導於他。”

張原這才對杜定方道:“你要守喪,也不便外出,這樣吧,若你不嫌我才疏學淺,那就每兩個月派人將近作制藝十篇送到我那裡,我可以為你評點一下,如何?”

杜定方大喜,當即口稱“學生”,說道:“學生有喪在身,不敢行拜師禮,兩年後,定赴山陰向先生補上拜師大禮——”

“愚蠢!”杜松喝道:“以張公子之才,兩年後還會在山陰嗎。”

杜定方醒悟道:“是是,兩年後先生必高中甲榜,學生必至京師追隨先生。”

這樣,十七歲的張原收了一個二十一歲的學生。

次日上午,張原去杜府辭了杜松,叮囑杜定方居喪期間莫忘讀書制藝,要寄信就寄到南京國子監——

杜松在貞豐裡待不長,兄長杜檜出葬後他就要啟程返回延安衛,六月中旬必定要啟程,穆敬巖將隨行北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