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六十四章 祭酒面試,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但與富人廬墓相連處,輒雲有礦,即命發掘,必飽得賄賂乃止,以至民怨沸騰,到了萬曆三十三年方才詔罷礦使,但榷稅使卻至今不罷,窮鄉僻壤,米鹽雞豕,皆令輸稅,大商賈不得不行賄,小商販則往往被搜尋攘奪,這些稅銀都能歸皇宮內庫嗎?否,福建稅使高寀在閩一十六年,搜刮得數十萬金,歸內庫者十無其一,絕大部分被稅使、地方官吏、逼稅惡棍瓜分了,但凡獻內庫一萬兩,其敲剝地方百姓就不會少於十萬兩……”
魏大中平時冷冰冰的只顧讀書作文,並不怎麼說話,今日有感而發,竟是大為激憤,滔滔不絕——
阮大鋮知道這魏大中的脾氣,忙道:“魏兄,這是在國子監,不是東林書院,議論朝政是違反監規的,你可是壬字班齋長。”
魏大中這才閉口不言,回號房去了。
阮大鋮對張原、張岱道:“我師景逸先生好議論朝政,說學問必須躬行實踐方有益,學問若不能作百姓日用便不是學問,魏孔時(魏大中表字孔時)受吾師影響極深,兩位莫要怪他。”
張原道:“魏齋長狷介剛毅,可為諍友,我怎麼會怪他。”
張岱本來頗為不悅,聽張原這麼說,也就一笑而罷。
六月二十八日上午,廣業堂旬試,每月下旬試經、史、策各一道和判語二條,張原選的是春秋題和左傳題,策論是關於官府賑災的,判語是兩個民事糾紛案例,要考生代為寫判語,這都是為以後做官臨民做準備的,考試考了一天,午後未時末張原交卷時,赫然見祭酒顧起元坐在堂上,趙博士和嶽助教、劉學正侍立一邊,張原將考卷恭恭敬敬呈上,劉學正接過,轉呈顧祭酒——
顧祭酒今日特意來察看廣業堂壬字班新生的旬試,看看其中有何優秀監生,當日入學考試一篇四書題八股看不出什麼,今日試經、史、策論、判語,能全面考量一個監生的學問、見識,前面幾個交卷的他都看了,沒有能讓他精神一振的,他認得張原,在貢院入學考試的那篇“樊遲問知”寫得雍容大氣,李尚書讚賞有加,且看其經、史、策、判如何?
顧起元接過張原的考卷,道:“張生,待我看完你的考卷後你再走。”對先前幾個交卷的考生他並沒有這麼說,對於張原他是打算看了考卷後教導教導張原——
張原躬身道:“是。”侍立一邊。
顧起元先看了張原春秋題“楚人滅弦,弦子奔黃”,張原對春秋三傳用功極勤,這篇春秋題八股作得議論精當、簡潔高渾,顧起元知道焦竑是治春秋的名家,張原既是焦竑弟子,名師高徒,張原在春秋上的造詣應該不會低,但張原畢竟只有十七歲,既便有些造詣想必也有限,不可能與焦竑相比,然而當他看了張原這篇春秋題八股後,表面不動聲色,心裡卻是大為讚歎:奇才!
再看史論,題目是指定的——“越王勾踐論”,張原這篇人物史論翻新出奇,沒有把勾踐的臥薪嚐膽當重點來議論,卻論勾踐的“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刻薄寡恩,雄辯滔滔,極有蘇軾《范增論》、《留侯論》的氣勢,顧起元終於耐不住了,讚了一聲:“妙!”
趙博士與嶽助教對視一眼,都是暗暗高興,顧祭酒看了四個監生的考卷了,這是第一次出口讚揚。
策論是關於官府賑災,顧起元對張原的策論不抱太高期望,策論有極強的針對性,是向朝廷獻計獻策,這若無實際閱歷和實幹經驗,是寫不出好策論的,但張原這篇賑災策再次給了顧起元驚喜,張原闡述了從正德至嘉靖、萬曆百年來的官府賑災備荒的各種制度,對近年官府賑災不力進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自己的對策,那就是官府救災與民間賑災相結合,其具體措施條理分明,可實施性極強……
顧起元抬眼看著張原,這年少監生謙恭侍立,不驕不躁,看不出任何得意神色,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