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七十六章 遠方和天上,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晚生一直在國子監讀書,兩耳不聞窗外事,但今日看公公印堂發亮、喜上眉梢,想必公公近日諸事順利,晚生敬公公一杯。”

邢太監收起笑容,神色鄭重,舉杯一飲而盡,避席向張原施禮:“這次若非得公子指點,雜家怕是已經貶去鳳陽守菜園了。”

張原趕忙起身道:“公公切莫多禮,晚生只是給公公參謀了一下而已,何敢居功。”

賓主重新入座,邢太監向張原說了這一個月來與南京兵部侍郎樓性如何明爭暗鬥,加急驛遞往來兩京之間,一日之間有數道訊息,邢太監主要上了兩道奏疏,第一道就是張原代擬的,然後司禮監掌印太監盧受看皇帝是何等意思,萬曆帝正愁悶福王出京,鄭貴妃日夜囉唣,對這十年前的皇陵案山開道之事並不在意——

——這事若再無人提起,那邢隆也就不會有麻煩,但南京兵部侍郎樓性的彈劾奏疏隨即便到,司禮監掌印太監盧受先將樓性的奏疏壓下,在盧受的授意下,邢隆又上了第二道奏疏,這道奏疏乾脆借玄女風水術之名,說什麼在孝陵案山一線遍植白玉蘭,這樣就是玉帶縈繞、玉幾橫琴的格局,可使國祚綿長、君主增壽云云,並說這是金陵風水名家的建議,向萬曆帝請示是否可行?

——彼時地方官吏、鄉村野老都常有向皇帝進獻祥瑞之舉,什麼禾生雙穗、地湧甘泉,都是祥瑞,所以說邢太監建議孝陵案山栽種一線白玉蘭也不稀奇,萬曆帝看了邢太監的奏疏,批示不得妄動皇陵風水格局,次日,盧太監把南京兵部侍郎樓性的奏疏念給萬曆帝聽,樓性在奏疏中控告邢太監掘聚寶山傷皇陵氣,說得極其嚴重,把邢太監說成大逆不道、罪大惡極……邢隆以前就服侍過萬曆帝,萬曆帝對邢隆還是比較瞭解的,相信邢隆的忠誠,得邢隆奏疏在先,再看到樓性這種奏疏就很反感,批示說樓性危言聳聽、橫誣內臣,下旨將樓性革職,許冠帶閒住——

這詔令尚未下到南京,盧受先期急報邢隆,邢隆懸了近一個月的心終於放下了,想想當初若沒有張原的建議,而是依他自己那樣上疏請罪,那罪責就坐實了,即便皇帝開恩不會治他大逆不道之罪,發鳳陽充淨軍種菜是逃不了的,所以很感張原之德,今日請張原來就是告訴張原這件事,又道:“張公子之德,雜家銘感五內,雜家想對張公子表達一下謝意,卻不知張公子喜歡些什麼,但凡雜家有的,公子儘管開口。”

張原道:“公公太客氣了,晚生有何功勞敢受公公賞賜,公公行弛商惠民之策,南京士庶皆歡欣鼓舞,晚生亦是欣然,公公莫要再提感謝二字,能為公公効微勞,乃是晚生的榮幸。”

張原毫不居功,態度謙誠,這讓邢太監很是歡喜,嘆道:“今日方知鍾公公誇讚你的那些話是沒有半句虛言啊,年少多才又有德,太少有了。”舉杯道:“雜家敬張公子一杯,就這一杯。”

一個少年監生,一個老年太監,敘談半晌,頗為投機,張原看看時辰不早,起身道:“公公,晚生要趕回國子監去,李尚書要來監中視察。”

邢隆也沒多挽留,送張原出儀門,說道:“今日倉促,改日再請張公子。”

穆真真早已在寢樓院中等著,跟著張原出到儀門,張原想起方才武陵說的事,便問邢隆:“晚生要向公公請教一件事,這南京城中難道還有皇族宗室居住嗎?”

邢隆笑道:“福王都就藩了,兩都如何肯容留皇族宗室!”

張原點點頭,向邢太監拱手道別,邢太監要派馬車相送,張原婉拒,說在通濟橋還要等個人。

主婢二人出了內守備府,那幾個守門軍士見張原出來,趕緊叉手唱諾,張原含笑點了一下頭,與穆真真快步離去。

這時大約是午時末,天色陰陰的,穆真真遠遠的就看到通濟橋上站著的來福和武陵,趕緊對少爺說,主婢二人加快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