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八十一章 調虎離山,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汪相公,前面橋頭有船攔著!”
汪汝謙急忙探頭出艙一看,十里秦淮到了通濟橋這邊繁華凋零、燈火已稀,暗夜中但見一條船橫在河中央,這顯然是廢王后裔安排攔阻他們的,汪汝謙慌了,叫道:“停船,停船,快上岸,找巡警鋪座。”
座船停靠在右岸,汪汝謙爬上岸來,兩個健僕跟著往北便跑,這昏天黑地,人生地不熟,也不知哪裡有警鋪,跑得上氣不接下氣,迎面卻見一夥人攔在坊口,喝道:“姓汪的狗賊,還往哪裡逃!”
汪汝謙唬得魂飛魄散、骨軟筋麻,差點癱倒在地,想轉身奔逃,卻已沒了力氣。
六、七個手執棍棒的漢子圍上來,罵道:“狗賊,敢毆打我們皇室後裔,今日不打斷你們的狗腿顯不出我們朱氏子孫的威風——”
汪汝謙氣喘吁吁道:“且慢,在下是有——功名在身的,汝等休得無禮,我有話說——”
七個漢子稍一遲疑,打量了汪汝謙兩眼,其中一個冷笑道:“一個外鄉生員而已,這天下都是我朱家的天下,你一小小生員竟敢冒犯我等天潢貴胄,這是抄家滅族的罪,懂不懂?”
另一個漢子揮舞著手中木棍道:“囉嗦什麼,先揍一頓再拖到應天府衙問罪!”
汪汝謙忙道:“打你們的不是我,而是山陰張原兄弟三人。”
一個漢子問:“你是不是姓汪?”
汪汝謙心念電轉,答道:“不是,在下姓胡。”汪汝謙的母親姓胡,也是徽州大族。
有漢子怒喝:“狗賊,連祖宗都不敢認了,徽州名士汪汝謙不是你還會有誰,不然你為何逃得飛快——打!”
七個漢子一擁而上,棍棒交加,劈頭蓋臉狂揍汪汝謙主僕三人,汪汝謙抱頭大叫救命——
腳步雜沓,有人朝這邊奔來,喊道:“哪裡來的兇徒,前面便是六部衙門所在地,誰敢行兇。”便有銅鑼響,這是巡警鋪座的人,應天府規定,毎一百戶設鋪長五人,協助官府維持治安,一般街道巡夜都由鋪長輪流當值,遇盜賊不法之事則鳴鑼為號,各鋪一同響應緝拿——
七個漢子收了手,大聲道:“我等是朱姓子孫、齊王后裔,都是本城良民,你們看好了,是這三個徽州人打我們在先。”
一個鋪長領著十來個金陵民戶奔到近前,有民戶認得這幾個廢王后人,對鋪長說了幾句,鋪長也不想與這些朱氏無賴糾纏,只是倒在地上呻吟的三人當中有一個是生員,若鬧到官府去怕是有麻煩,可還沒等這鋪長開口,那倒地的生員已經爬起身來了,大聲道:“打人的是山陰秀才張原,不是我,我的確是徽州汪汝謙,但打人的不是我——”
汪汝謙決心利用這個機會把事情說清楚,他不能代張原捱打,雖然這些廢王庶民打了他,讓他極為痛恨,但罪魁禍首是張原,這非常時候,不妨暫棄前嫌,與這些廢王庶民聯手共同對付張原——
……
曲中舊院湘真館,汪汝謙主僕四人剛離開,張原帶了穆真真和薛童也出了湘真館大門,汪汝謙四人往南去武定橋,張原三人則是往北去鈔庫街,鈔庫街有一船戶一向是依託湘真館謀生的,薛童去叫了那船戶撐船出來,與張原主婢一起上了船,順流徑往通濟橋,在通濟橋上岸,趕到內守備衙門,把守大門的四個軍士有兩個是午後當值的,認得張原,趕緊叉手唱諾,張原請軍士入內通報,他要見邢公公,軍士道:“邢公公傍晚時去了榷稅司還沒回來,張公子要小人火速報知邢公公嗎?”這軍士知道邢公公對這個國子監生極是看重,午後出來時邢公公一直送到大門,這是很少有的事——
張原道:“邢公公既不在,那我就不進去了,請問畢百戶或者柳掌班哪個在?”
守門軍士道:“柳掌班在,小人即為張公子通報。”
不移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