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七章 水是眼波橫,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光灼灼,轉頭看著湖上,道:“介子相公,今日湖上卻是冷清。”
張原道:“都在抓耳撓腮、忐忑不安地等待放榜,如我這樣的少有?”
王微笑問:“介子相公為何如此鎮定和悠閒?”
張原道:“考試時我已盡力,就是再給我十次機會,我也無法比第一次做得更好,所以相信運氣也不會太壞——,”停頓了一下,含笑道:“而且不管怎麼樣,今日總有驚喜。”
“啊。”王微輕聲驚呼,稍稍淡下去的桃紅又穠豔起來,雙眸盈盈要滴出水來,低聲羞嗔:“介子相公怎麼就惦記著這個啊!”
王微雙手扶膝跪坐著,簡潔雅緻的布裙繃緊,勾勒出大腿的輪廓,飽滿、修長、圓潤、誘人——
張原移膝坐近一些,伸手按著王微瑩白的手背,說道:“能不惦記嗎,若連這個都會忘,那你要恨死我。”
王微睜大眼睛,又驚又羞又想笑,辯道:“沒有,絕不恨——”,不行了,忍不住,腰肢彎下,臉伏在膝上,笑個不停,身子輕輕顫動,有一種狐媚——
那舟子不知艙中曖昧,突然開聲道:“張相公,斷橋到了,還往哪裡去?”
張原正襟危坐,看著小窗的斷橋,這西湖真是不大,不如金陵的玄武湖,也不如紹興的鑑湖,從湧金門外到這斷橋水路三、四里,船行也就兩盞茶時間,西湖之美除了水之外,還在於四周的山,北岸一望就是寶石山,山上的保俶塔沐浴著秋陽的光輝,塔影顯得消瘦——
望著那保俶塔,張原忽然想起一事,對王微道:“修微,可願與我上寶石山走一趟?”
王微有些擔心與張原待在船上馬上要“驚喜”,這個也太羞人了,自是欣然與張原上寶石山,從養濟院邊過時,見幾個駝背、瘸腿的孤寡老人在院內曬太陽,沒看到管事的,聽得院內深處隱隱傳來讀書聲,張原知道養濟院收留了二十多名孤兒,能聽到孩童讀書聲,那表明這養濟院尚能支援——
王微去年在西湖只聽說張原與織造太監交往,當時她還有些不以為然,後來對張原的事瞭解得越多,才知道在張原的引導下,那織造太監出銀萬兩為杭州百姓建了這養濟院,單此一事就功德無量啊。
這麼想著,女郎王微看張原的眼神就愈發含情脈脈了。
幾個人來到保俶塔下的鐘氏生祠,但見祠殿三楹,楠木構架,金碧輝煌,與前年建成時沒什麼變化,張原心道:“杭城百姓果然感鐘太監之德,這生祠保護得很好,嗯,我年底若能到京城,可以和鐘太監說說,也讓鍾公公高興高興,每天陪木匠皇長孫也鬱悶不是——”
然而進到正中那間祠殿,看著那尊面如黑漆、鬍鬚戟張、威風凜凜的神像,張原愣住了,這是哪位?
鐘太監的塑像是東陽木雕匠人精心雕鏤而成,與鐘太監的容貌有五、六他相似,衣著打扮是依照三寶太監鄭和的樣式,當時鐘太監看了很滿意,可是現在張原看到的這尊神像完全不是鐘太監的那尊啊,這有鬍鬚的!
張原奇怪了,把照看生祠的一個道人叫過來,指著神像問:“這是誰?”
道人答曰:“牛皋牛將軍。”
王微道:“介子相公,這是牛皋將軍,你看這兩邊的楹聯——”
張原看時,見祠殿楹聯道:“將軍氣節高千古,震世英風伴鄂王。”
二話不說,張原大步出了祠殿,祠前匾額是“鍾公生祠”,沒錯啊,這祠在保俶塔下,左臨看松臺,臺下蒼松萬株,森翠逼人——
道人跟出來了,對張原道:“這匾額過幾日就要換,換成牛將軍廟。”
張原有些惱火,杭城人忘恩負義啊,鐘太監在杭州織造多年,與其他那些擾民太監相比算是很不錯的了,出資整治西湖、修繕佛寺,更建了山下養濟院,鐘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