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七十章 私約,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管放心,當年抗倭,我朝將士都是捨生忘死、奮勇爭先。”

李倧點點頭,但現在還有一點疑慮,那就是張原運籌帷幄好似大明內閣首輔一般,張原雖然是大明狀元、翰林修撰、東宮講官,但想要入閣,沒有二十年的官場資歷幾無可能,所以張原現在說這些,可靠嗎?能保證嗎?

張原很清楚李倧的想法,又道:“遼東爭戰現在還只是我的預見,殿下暫不必操心,我的判斷準確與否,不須一年就能一清二楚,而目下,我與殿下要面對的是光海君。”

李倧點頭道:“張大人說得是,既然張大人肯支援在下撥亂反正,那在下就與張大人私下作個約定,若遼東戰事起,小邦會主動上奏天朝出兵助剿建奴,那時天朝派使臣來平壤督軍皆可,待戰事平歇,派來監護敝邦的使臣即迴天朝覆命,張大人以為如何?”

李倧的如意算盤是:張原如果在大明掌有權勢,那他當然要履約答應大明使臣來監護朝鮮,若張原無權無勢,又豈能以這種私下的約定來束縛他,張原作為使臣與藩國私訂條約本來就犯忌,當然,他李倧也不敢宣揚此事,這關乎他的顏面,而且李倧對張原遼東戰事將起的判斷還是半信半疑,他認為奴爾哈赤即便要起兵,也是三、五年後的事,現在的大明依然強大,奴爾哈赤不敢捋虎鬚。

對於綾陽君李倧私約的提議,張原沒有立即答覆,手拈一枚棋子,舉棋不動,突然“啪”的一聲敲在棋枰上,說道:“好,張原就與殿下來訂此君子之約。”站起身道:“殿下請。”

下棋之處是驛館小廳,簽訂君子之約當然要到張原房中。

李倧跟著張原來到房間,張原磨墨,請李倧擬條約,李倧道:“張大人大才,還是張大人擬吧。”

張原不再推讓,提筆寫下《丁巳年黃海道條約》,不須一刻時,一篇應用文一氣呵成刷到紙上,不用謄清,曉暢明白,主要一條就是朝鮮效忠大明,遼東戰事起時出兵助剿、接受使臣監護其國。

李倧看了張原擬好的條約,表示同意,正待簽字畫押,張原卻道:“殿下稍待,我去去就來。”匆匆出門去了。o雅o騷o吧o水粉o愛扯o小老虎o

李倧以為張原是去如廁,就在張原房間等著,大約過了半盞茶時間,張原回來了,身邊跟著一個朝鮮少女,卻是男裝打扮,黑紗帽,高腰白袍,容貌甚是美麗——

李倧吃了一驚:此女是誰,張原帶她來作甚?

卻見這少女盈盈拜倒,然後起身,妙目睇視李倧,始終默默無言。

一邊的張原道:“綾陽君殿下,請仔細看看她。”

李倧凝目細看,陡然雙眉一揚,驚訝道:“你是貞明姑母?”

貞明公主頰邊淌下兩行清淚,再次拜倒。

李倧趕緊也跪倒,伏著身子昂著頭看著這個男裝少女,又驚又喜地道:“貞明姑母果然在人世,好極了,仁穆王大妃日夜思念你呢。”貞明公主是宣祖之女,而李倧是宣祖之孫,所以年長的李倧要稱呼年幼的貞明公主為姑母。

張原向李倧解釋了貞明公主的處境,李倧心道:“好你個金處士,這幾年貞明公主都在你那裡,卻不向我透露半句口風,但張原這時請出貞明公主意欲何為?”說道:“金處士醫術高超,都不能治好貞明姑母的啞疾嗎,我請御醫許浚來為姑母診治,定要治好姑母的病。”

許浚是朝鮮第一名醫,編著了朝鮮的一部重要藥典《東醫寶鑑》,此書號稱朝鮮的《本草綱目》,許浚現供奉於景福宮,是光海君的御用醫官——

貞明公主從懷中摸出那本小冊子,雙手呈給李倧。

李倧接過,就聽張原道:“這書冊最後有仁穆王后的親筆詔書,公主殿下認為綾陽君殿下能擔當撥亂反正的大任,所以把這詔書交給綾陽君殿下,殿下可藉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