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七十八章 挑釁,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李倧是光海君之侄,以侄廢叔,自立為王,這犯了大忌,若處置不當,非但得不到大明的承認,甚至有可能招來明朝的聲罪討伐,而廢立之事若能由仁穆王大妃來承擔,那就好說得多,很多事情其實只要換個說法結果就可能迥異——
李倧點頭道:“張大人所言極是,但現在有一難題,仁穆王大妃恨光海入骨,不德一早入宮向王大妃問安,王大妃要求把光海父子二人的頭顱送到她面前,這是我不能答應的,光海當政十餘年,小恩小惠頗有,是以擁護者亦不少,若殺了光海,必致人心惶惶,國家不寧。”
仁穆王大妃在宣祖生前並未得到多少寵愛,宣祖死後,光海君即位,仁穆王大妃更是悽慘無比,愛子永昌大君先被流放後被秘密處死、父親和長兄被誣謀反處死、愛女貞明公主受驚失聲、她自己以王后之尊竟遭受杖刑,囚於深宮數年,對光海君的恨可謂銘心刻骨,一朝恢復了王大妃的尊榮,自然是要報復,要取光海君和安平君父子二人的性命,這種復仇心理張原完全能夠理解,但現在不是快意恩仇的時候,迅速穩定朝鮮政局才是張原要做的——
張原道:“殿下可耐心向王大妃解釋,貞明公主聰慧善良,殿下亦可請她從旁勸導。”
李倧苦笑道:“仁穆王大妃對光海君的仇恨不是三言兩語勸解得了的,而且有些事我不好說,我想請張大人代為勸導,只有張大人有這個威望,仁穆大妃和貞明姑母也都極為感激張大人。”說著,深深一揖。
張原沉吟道:“我覲見仁穆王大妃只怕不大妥當吧。”
李倧道:“仁穆王大妃現居慶熙宮,明日一早由不德陪同張大人前往,王大妃垂簾相見,當無不妥,王大妃感張大人之德,也想當面向張大人致謝,請張大人不要推卻。”
張原道:“也好,明日我與阮大人一起去慶熙宮拜見仁穆王后。”
李倧見張原答允了,甚喜,又親自去向阮大鋮說明情況,請阮大鋮同往,正說話間,錦衣衛來報,鄭仁弘和納蘭巴克什三人已押解到館。
李倧對張原道:“鄭仁弘助光海為惡,是仁穆王大妃痛恨的幾人之一,必處以極刑,此人我先帶走吧。”
張原道:“先下有司審問,再定罪處決,罪狀書抄錄一份,我好帶回北京。”
李倧讓人押解鄭仁弘去刑曹問罪,納蘭巴克什和另一個建州女真就關押在慕華館,見到張原時,那階下囚納蘭巴克什竟然冷笑道:“原來是南朝新科狀元,狀元郎妙計無雙,南朝與朝鮮聯手數百人圍攻我十三個女真人,真是好威風啊。”
一旁的甄紫丹勃然大怒,向張原請示道:“張大人,讓卑職給這個建奴動點刑,這等蠻夷,不狠狠教訓不知天朝禮儀。”
張原道:“甄千戶不必動怒,不必與階下囚一般見識。”
納蘭巴克什眯縫著小眼睛冷冷看著張原,說道:“見識,南朝儒生就是一群只會空談儒學其實百無一能的廢物,何敢談見識。”
這下子連阮大鋮都動怒了,喝道:“大字不識的建奴也敢談見識!”
納蘭巴克什道:“我汗受命於天,不日將興兵殺盡汝等,這就是見識。”
張原擺擺手,示意阮大鋮不要動氣,說道:“這人是怕錦衣衛的酷刑,想激怒我等以求速死,豈能讓他如願。”目視納蘭巴克什,問:“你真認為小小建州能對抗大明?”
納蘭巴克什道:“沒看到前日之戰嗎,我建州勇士以一敵百不在話下,而南朝將官貪鄙怯懦,一旦開戰,我建州勇士將如虎驅羊,汝等一個個死無葬身之地。”
張原笑道:“納蘭巴克什,你是靠阿諛奉承、大言不慚獲得奴爾哈赤重用的嗎?”朝納蘭巴克什身邊那個傷了左臂的女真人一指:“他叫什麼名字,算得建奴中的勇士否?”
納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