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八十章 不見天日,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慶熙宮東堂,西堂上一時寂靜無聲,過了一會,聽得有持續不斷的“嘎吱”聲響起,張原抬眼看時,卻見低垂的竹簾正緩緩捲起,不禁訝然——
竹簾很快就卷升至半人多高,就見兩個身穿白色大裙的女子拜倒在地,左邊的白裙女子雙手交疊在地上,額頭輕解手背,哀聲道:“未亡人偕小女貞明拜謝天使大恩——”說著,嗚咽悲泣。
張原踏前半步,趕緊也跪倒,說道:“王大妃折煞張原了,公主殿下,快快請起,快扶你母后起來,具尚宮,趕緊扶王大妃起來。”
貞明公主今日也是一襲白色大裙,不再是男子的髮髻,而是梳著豐盛的大髻,清麗如白玉蘭,跪伏在地,抬起臉,如水明眸看了張原一眼,又低頭叩拜,這才起身,與具喜善一起把母親仁穆王大妃攙起來。
張原雖未刻意看,但仁穆王大妃的容貌已在眼裡,這位命苦的朝鮮王后竟是一頭白髮,雖也梳著整整齊齊的大髻,卻與身邊貞明公主烏黑的髮髻形成鮮明對比,王大妃雙頰瘦削,臉色白得沒有血色,但皺紋並不明顯,顯然年紀並不大,應該沒過四十歲,只是這一頭白髮讓人驚訝,伍子胥一夜白頭,這喪夫、喪父、喪子的王大妃又是經過怎樣的痛苦煎熬才白了頭的?
仁穆王大妃淚流滿面,對張原說道:“若非天使拯救,未亡人今生都難見天日,就連我女貞明也難見一面,天使恩德,未亡人粉身碎骨難以報答。”
張原道:“王大妃吉人天相,貴邦臣民深知王大妃之冤,被光海壓制,終有爆發之時,張原何敢居功。”
張原畢恭畢敬,垂首作揖,不便正視,但仁穆王大妃卻是居高臨下仔細打量著張原,微微點著頭,又命令堂上的其他內侍宮人暫避,只留下具喜善和另一個老宮人,貞明公主侍立在母親身邊。
仁穆王大妃開口道:“未亡人已知天使與綾陽君在黃海訂下的合約,但不知日後坐鎮平壤監護小邦的大明使者是否就是張大人?”
張原答道:“監護貴邦是有先決條件的,那就是奴酋侵略遼東,但究竟由誰來監護那要看大明朝廷的委派,張原豈能擅專。”
仁穆王大妃道:“合約說是由我邦向天朝請求監護,建奴若真敢犯遼東,那屆時就讓綾陽君向天朝皇帝上疏請求張大人來朝鮮監護,想必天朝皇帝會恩准。”
張原眉頭微皺,這年頭交通不便,來一趟朝鮮要好幾個月,這樣的長路他實在不想再走一趟,而且聽仁穆王大妃話裡似乎還有別的意思,他可不願深陷在朝鮮,朝鮮太上王對他並無吸引力,江南才是他的歸宿,說道:“若貴邦指定要張原來朝鮮,必將使張原為言官彈劾,反為不美,監護貴邦的人選得由兵部推舉、內閣報批才行。”
仁穆王大妃明顯感到失望,看了看身邊侍立的女兒貞明,沉默了下來。
張原心道:“綾陽君是請我來勸導王大妃不要處死光海君父子,這事必須今日解決。”正要開口,卻見仁穆王大妃說道:“張大人放心,未亡人不是不識利害不可理喻的人,光海就交由綾陽君處置吧。”
原本非要處死光海君不可的仁穆王大妃突然一個轉折,變得這般通情達理,這讓張原又驚又喜,趕緊躬身道:“王大妃仁慈聖明,這是朝鮮百姓之福。”
仁穆王大妃微微一笑,說道:“不過我想見光海一面,當面數落其罪孽,請張大從對綾陽君說一聲,綾陽君是怕光海一進慶熙宮就被我下令亂棍打殺。”
綾陽君李倧和阮大鋮、禹煙三人再次來到西堂,聽了仁穆王大妃所言,李倧便命人去把光海君李琿押到慶熙宮,李倧是想有張原、阮大鋮兩位天使在此,仁穆王大妃總不至於當場下旨處死光海君。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光海君李琿由平山節度使李貴親自率人押解到慶熙宮,今年四十三歲的光海君比仁穆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