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八十三章 追語,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心房,突然奔跑起來,一句話衝口而出:

“張大人,一路平安——”

話說出口,這少女才醒悟止步,心想:“啊,我會說話了,我能說話了。”卻並不感到有多高興。

已離涼亭十餘丈的張原聽到這一聲清脆的叫聲,驚喜回頭,涼亭外只有金處士和貞明公主二人,這自然是貞明公主的聲音,那邊金處士已經大叫起來:“貞明,你能說話了,好極,好極!”放聲大笑。

貞明公主本沒有語言功能障礙,失語是心理疾病,現在衝破了那重桎梏說出了話,那失語之疾就已痊癒——

張原沒有再催馬往涼亭,只是遙遙道:“殿下洪福,痼疾得愈,可喜可賀,保重保重。”舉一舉手,策馬匯入使團,往東而去。

金處士陪著貞明公主立在五月烈日下,聽車馬聲轔轔雜沓,這近千人的使團和護衛走了好一會才漸行漸遠,漸漸悄然無聲,只餘松林風聲,大隊人馬經過時揚起的塵土這時慢慢沉降,金處士抽了抽鼻翼,打了個響亮的噴嚏,說道:“貞明,該回宮了。”

貞明公主翹首朝西張望,青天白日,曠野無垠,遠遠的只見一團輕塵浮在半空,輕塵下應是使團在趕路,今夜使團會在碧蹄館歇宿。

貞明公主戴上寬沿笠,走過來牽著金處士的衣袖,輕聲道:“阿舅,我們回去。”

兩個人相跟著走了一程,金處士道:“貞明,不要多想了。”

貞明公主沉默了片刻,應道:“是。”

又行了一程,金處士道:“貞明,背誦一篇靖節先生的詩文讓阿舅聽聽,貞明的聲音很悅耳呢。”

貞明公主一邊牽引著金處士行路,一邊背誦道:“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意夫人之在茲,託行雲以送懷;行雲逝而無語,時奄冉而就過。徒勤思而自悲,終阻山而滯河——啊,背誦錯了!”

金處士微微搖頭,《歸去來兮辭》變為《閒情賦》,真是無奈。

大明使團和朝鮮奏請使還有平山都護府的八百軍士,自五月二十四日離了王京漢城,每日拂曉啟行,過午投宿,經開城、金郊、金巖、寶山、龍泉、鳳山、黃州、生陽、平壤、肅寧、安州、博川、新安諸郡縣,歷公館二十七處,行程一千一百七十里,一路順利,沒有什麼耽擱,於六月十一日至義州鴨綠江畔,望著滔滔鴨綠江,大明使團一行歡欣鼓舞,過江就是大明地界了,自三月二十二日從北京啟程出使朝鮮,已經快過去三個月了,真是歸心似箭。

在義州,張原與義州兵馬節制使安汝訥進行了一次長談,綾陽君李倧要求加強義州邊備的詔書已經下達,安汝訥正著手整頓軍備、招募軍士,張原請安汝訥多派間諜對建州軍情的刺探,若八旗軍有異常動向,應及時向遼東巡撫李維翰和總兵承胤通報,大明與朝鮮要加強軍事聯絡,共同防備建州。

六月十一日午後,安汝訥在江濱設宴為天使和禹判書一行送行,宴罷,安汝訥親自送張原諸人過江,珍重道別。

這日傍晚,使團一行抵達小城湯山,湯山城有個百戶所,百戶姓丁,張原來時經過湯山時未曾留宿,現在歸程投宿,這僻遠邊城難得見到一個京官啊,而且還是新科狀元公、東宮日講官,丁百戶自是竭力巴結,大張宴席款待使團上下,正飲宴之時,忽報靉陽守備有緊急軍情送到,要求面見張原張大人。

丁百戶感到奇怪,靉陽毛守備怎麼會向張原通報緊急軍情,張原又不是遼東的官,向張原通報軍情是是違反軍規的,不過丁百戶不敢堅持原則,讓報信的軍士進來,卻是一個總旗領了兩個旗軍快馬從靉陽趕來的,那總旗官見到張原,呈上一封書信,說道:“毛守備特向張大人問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