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血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七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中國製造,兵不血刃,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百六十七章不是冤家不聚頭
我國與泰國、寮國、緬甸三國接壤的“金三角”地帶,面積約20萬平方公里,人口近200萬。
“金三角”原本因湄公河在緬甸、寮國、泰國交界處的三角回水灣而得名,但是自1824年5月緬甸淪為英國殖民地後,為攫取鉅額利潤,英國東印度公司把大批罌粟種子帶到緬甸北部山區、即金三角一帶大量種植。
如今,以種植罌粟、加工鴉片、海洛因聞名,金三角已經延伸為緬、老、泰三國交界處的鴉片產區,成為毒品海洛因生產販賣的代名詞,是世界主要的毒源地之一。
1949年國民黨李彌殘部敗退緬北金三角,佔據了緬甸薩爾溫江以東的大部地區,形成“國中國”。在臺灣沒有給予軍備補給的情況下,他們武裝販運鴉片近20年,使該地區種毒產毒進入第一個高峰期:鴉片年產量在上世紀50年代末已達100噸以上,佔當時世界非法鴉片年生產總量的50%(據國際禁毒組織的測算)。
1986年以前,緬共內部約定:“絕不向中國境內走私毒品”,走私毒品的方向是泰國和寮國。
可是隨著1989年緬共徹底解體,其原屬武裝、統轄地一分為四(分為今天緬甸撣邦第一特區,即果敢地區;佤邦第二特區;克欽第三特區;撣東第四特區),緊鄰中國的各販毒集團搶奪地盤和販毒通道,金三角的罌粟產量劇增,超過其歷史最高紀錄。
年代後期,緬共武裝中有人突破禁令,開始大肆向中國境內販運毒品,局面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國際輿論定論認為“金三角北移”,產自緬甸的毒品已佔金三角的80%,同時也對我們國家的安全和治安形成了重大威脅。
90年代以後,隨著以冰毒、“搖頭丸”為代表的苯丙胺類毒品的蔓延,金三角地區又開始大量製造冰毒、“搖頭丸”等毒品。
我國目前截獲的該類毒品大部分來自“金三角”地區,每年經金三角地區販運的海洛因已佔世界總量的70%-80%,據國際禁毒組織的估計,產自緬甸的毒品已佔到整個金三角的80%。
高額的利潤造就了瘋狂的惡棍,九十年代未期,美國衛星發現罌粟種植瘋長,衛星監測發現,緬北金三角一帶罌慄的種植面積比往年大大增加。經過運用高科技計算開花罌慄地的面積,發現在佤邦的一些地區,罌慄種植竟比往年擴大了整整五倍,國際社會為之震驚。
美國指責金三角地區的毒販“恐怖主義組織”,3月18日,泰國曼谷《郵報》公開報道了美國國務院負責毒品及執法事務的助理國務卿蘭德?比爾和反恐特使弗朗西斯?泰勒在美國參議院舉行的聽證會上的發言,該發言指責佤聯軍是“一個眾所周知的與全世界毒品貿易有聯絡的恐怖主義組織”。
至此,無論和美國還是全世界,都開始正式人類生存所面臨的直接威脅,從開始的各國自發禁毒,變成為一個有組織,世界各國協同作戰的目標活動,對金三角地區的軍事和政治打壓全面提上議題,而中國和西歐各國也首次進行了全方位的合作,對金三角地區的毒販進行了最激烈的打擊。
雲南省思茅市的孟連邊境檢查站和緬甸撣邦第二特區佤邦的首府邦康只有一河之隔。佤邦被認為是金三角最神秘、最富傳奇性的地方,作為全世界毒品生產的最大的地區之一,這裡的大毒梟們甚至有機會登上美國的時代週刊,被世界人民指為全球最大、最危險的販毒武裝,這裡的武裝堪比恐怖主義,是世界各國公認最需要軍事打擊的地方。
2000年的某一天上午九時整,一支中國人民解放軍部隊協同一支多國特種精部隊進入了這個平日裡不太熱鬧的孟連小鎮,在直升機的轟鳴聲和整齊的列隊之後,迎接他們的是雲南省公安廳禁毒局的陣局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