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流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節,科舉反面教材全解,九月流火,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必,我在此恭候郡主就是。”
“隨你。”
……
太子看著手裡揉的皺巴巴的紙條,緊緊皺著眉。
“這是何人洩露出來的?雜文題目押中不說,就連策論也對了兩個。”
紙上寫了《天問》題目,下面還寫了一篇文章,只是這篇文章立意雖好,讀起來卻很不連貫,而且開題越驚豔,後面的內容就越讓人失望,前後水平差距極大,虎頭蛇尾的厲害,幾乎讓人懷疑是不是同一個人寫的。
文章之後,紙上還列了幾個策論題,前前後後共有六個,但是隻有兩個是正確的。但是即使如此,也足夠太子警惕了。
這些年雖然市面上有人販賣猜題押題的冊子,但帖經這些就不說了,哪有人能壓準策論題?策論都是根據這些年各地的政報擬定的,雜文更是第一年考,絕不可能碰巧押中。
太子看向容珂,沉聲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太子雖然溫文爾雅,但他畢竟是儲君,現在只是輕飄飄的一句話,便已經蘊含著萬鈞之勢。
容珂方才將蕭景鐸的話原封轉述給太子,然而太子卻不怎麼相信。容珂對此並不著急,她放棄口舌之爭,而是說:“阿父,究竟是怎麼回事,把那兩個學生的試卷拿來一觀就明白了。”
“來人,傳孤的口令,去禮部取董鵬和吳泰的試卷。”太子頓了頓,又補充了一句,“把蕭景鐸的也帶來。”
容珂輕輕挑了挑眉,眼中漾出盈盈笑波,但卻並沒有對太子的決定提出異議。
有太子的口諭,蕭景鐸三人的試卷很快就送到東宮,一同到來的還有禮部侍郎等幾個主管科考的人。禮部侍郎進來,給太子行禮之後,就急衝衝問起這件事:“殿下,臣聽您口諭裡說,今年科舉有人漏題?”
“沒錯。”太子對幾位禮部的官員點頭示意,接過內侍手裡的試卷,攤在書案上緩緩鋪開。禮部侍郎和祭酒等人也湊上來看,一會後,禮部侍郎嘆了口氣,頗有些肯定地說:“董、吳二人破題立意的方法和這張紙上的文章一模一樣,顯然是刻意模範。倒是另一篇,主題、切入點、行文思路都不一樣,而且策論部分和雜文部分風格一致,應該是自己寫的。”
容珂對這個結果一點都不意外,她跪坐在太子身邊,也湊上去看熱鬧。太子拍了拍她的腦袋,無奈地說:“珂珂,幾位侍郎都在,不得無禮。”
容珂只好嘆了口氣,站起身給幾位高官見禮。
“陽信見過祭酒、見過侍郎。”
禮部的幾個人對容珂實在熟悉的很了,隨意擺擺手就示意容珂起來。但是太子的意思非常明白,容珂並沒有起身,而是繼續維持著行禮的姿勢,道:“諸位要和阿父商議朝事,事關重大,陽信不便打擾,先行告退。”
把容珂打發走後,太子才和禮部侍郎談入正題。
“洩題一事事茲重大,諸位怎麼看?”
禮部侍郎說:“依臣看,此事必須嚴懲。策論題是我們幾人反覆推敲後才訂下的,雜文題目更是聖人親自選的,我不知他們從何處拿到題目,但是這事牽涉甚廣,皆不可姑息,若不然,日後科舉必然舞弊行賄成風。”
“這話有理。我看,不如把這兩個舉子的行為公諸於眾,並剝奪他們科考的資格,好警醒其他想走歪門邪道的學生。”
“可。”禮部的人紛紛點頭,然而,另一個難題卻不得不提,“取消董、吳二人的成績不難,可是另一個學生蕭景鐸,該如何處理?”
作者有話要說:
小劇場:
蕭景鐸冷著臉去找程慧真,丫鬟說:大郎君這於禮不合!
容珂把玉佩遞給蕭景鐸,蕭景鐸自己說:郡主,這是不是於禮不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