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流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9節,科舉反面教材全解,九月流火,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材料都是現成的,讓新任縣令上書吧。”
在任期間,蕭景鐸讓自己的縣城從中縣升為上縣,這可以說是他擔當縣令期間最顯赫最主要的功績,然而蕭景鐸這樣輕易的,就將到手的功績送人了。
其他人聽到簡直不可置信:“縣令,官員調任總有一兩個月的交接期,一時半會新縣令不會來,你何必走的這樣著急?好歹將上縣這等大功拿到手啊!”
而蕭景鐸,僅是搖頭說了一句話:“來不及了。”
聖人病危,朝中只有容珂一個人撐著,他怎麼放心待在這裡等待封賞?他要立即回去,一刻都緩不得了。
這個年許多人都過的不舒心,長安裡風聲鶴唳,晉江縣裡也是一片哀怨聲。
俊俏又能幹的蕭縣令被調回京城了,縣城裡的人對這個結果心中都有數,可是他們沒有想到,這一天竟然來的這樣猝不及防,毫無預兆。
更讓人傷懷的是蕭縣令似乎遇到了什麼急事,竟然一天都等不了,還沒等他要離任的訊息傳遍晉江縣城,蕭縣令的馬車就軲轆轆出城了。城牆下站著許多百姓,不捨地望著蕭景鐸漸漸遠去,直到再也看不見。
蕭景鐸放棄了唾手可得的功績,披星戴月地趕往長安,然而即使這樣,他還是晚了一步。
時隔四年,蕭景鐸再次回到京城的時候,長安滿城覆雪,綿長的鐘聲迴盪在一百零八坊上,愈發顯得天地空寂,寒風入骨。
天下寺廟鳴鐘三月,這是帝王駕崩的徵兆。
四年之內,大宣接連失去兩位帝王!
皇帝容明哲,如今已經要稱呼為先帝了,先帝在臨終前頒佈聖旨,將皇位傳於太子容琅,念新帝年幼,特封嫡長公主乾寧為攝政長公主,代為監管國事。待新帝成年後,再還政於帝王。
寂寂長安因為這道聖旨而掀起了軒然巨浪。
太子容琅是先帝唯一的嫡子,傳位於他是朝臣早就料到的事情,可是任誰都沒有想到,先帝託孤的輔政人選,不是宰輔,不是幾位王爺,甚至都不是太后!
公主攝政,這簡直震古絕今,前所未有。一時間,所有人都炸了窩,就連看著容珂長大的幾位宰相都一臉沉重的勸諫先帝,要三思而行。
那時容明哲已經非常虛弱了,即使如此,他身上的風儀絲毫未損,反而因為清瘦而更顯從容睿智。容明哲非常明確,即使對著滿殿朝臣也毫不退讓,堅持將軍國大權交給自己的嫡長女,一個年僅十六的小姑娘。
容珂就在滿朝的議論中,正式接過了朝政大權。自此,全天下都會知道,奏摺上的紅批並不是公主轉述聖上的口諭,那實實在在,就是她的主意。
正月,容明哲正式將容珂推了出來,想在最後的時日護著容珂,好歹讓她真正上手。有容明哲壓著,這些老臣親王好歹會收斂些。可惜,上天連容明哲最後的心願也不肯滿足,容明哲撐了沒幾天,便遺憾地撒手人寰。
建元四年,帝崩。這一年,乾寧公主十六歲,成宗容琅八歲。
國不可一日無君,即使容明哲剛剛逝世,容琅身上還戴著父孝,也還是被眾人督促著換上冕服,登上了太極門。
從太極門到太極殿的宮道極長,臺階重重疊嶂,幾乎看不到盡頭。年幼的容琅剛剛逝父,還沒反應過來被一群人催著換上沉重的帝王冕服,強行推到太極門前,在朔朔寒風中接受百官朝拜。
容琅看著面前幾乎看不到盡頭的石階,聲音已經帶上了哭腔,他悄悄拽了拽姐姐的袖子:“阿姐,我怕。”
“不用怕,阿琅。”他的長姐亦褪下孝服,換上了莊重的黑色冕服。她的眼睛一動不動地看著前方的太極殿,平穩地朝容琅伸出手:“把手給我。”
容琅才剛剛過了七歲生日,他一直被護在中宮,除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