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開夜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節,婚久必合,明開夜合,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然而,譚如意忽想到自己壓在箱子底下的那個綠殼筆記本——沈自酌還記得她那天的反常嗎,還在等她“準備好”之後主動告訴他嗎?
——
一週之後,譚如意的戶口正式遷過來了。她翻著嶄新的醬紅色膠皮本子,戶主那一欄填著她的名字,整個戶口簿也只她一人。
便想,以前總是痛恨別人走後門,現在自己享受了便利,又有些慶幸中國是個人情社會了。不然要透過譚衛國那一關,比生滾釘板還要艱難。
既然已有了戶口本,兩人便開始商量著正式領證的日子,最後決定下週一一早就去民政局蹲點。決定好了日子,譚如意給爺爺打了個電話通知此事,又說少年宮的補課結束以後就回家看他。譚爺爺自然高興,八十多歲的人了,情緒激動起來還像孩子一樣哽咽:“現在就等著喝你跟小沈孩子的滿月酒了。”
之後又打電話將這訊息告訴夏嵐,夏嵐比她還高興,連聲道喜,稱自己的一番心血總算沒有白費,“我就知道你們這事兒一定能成。”
譚如意笑問,“你怎麼比我還確定?”
“燒烤那回,你穿那條裙子一亮相,沈自酌看你的眼神都不一樣了。那時候就知道一定有戲,果不其然。”頓了頓,卻又嘆了口氣,“又一個好姑娘嫁出去了。”
譚如意卻是一怔,想到她與譚吉的事,然而猶豫片刻,還是不知道如何開口,只好委婉問道:“那你……現在有人追你嗎?”
夏嵐頓了頓,“有是有,都不合適,”她笑了一聲,“我現在也不打算想別的事,趕緊升職加薪才是要緊,男人哪有鈔票靠的住。”
聽她這麼一說,譚如意又疑心是自己多慮了。譚吉與她相差六歲,兩人斷不可能湊到一起。
照例回去看望沈老先生和沈老太太。
譚如意今次過去,心情與以往有微妙的不同。她也說不出到底不同在何處,枯腸索盡,想起今年六月實習轉正那時的心情。大約之前登門都像實習,如今卻已是正式員工。雖則工作單位和工作內容還是一樣,但那份塵埃落定的踏實感,卻是前者無法比擬的。
二人沒有領證的事,兩位老人並不知情。是以沈自酌提出要陪沈老先生喝一盅時,沈老太太驚訝問道:“怎麼突然想起要跟爺爺喝酒了?”
沈自酌笑說,“沒什麼特別的事,好久沒跟爺爺喝過了。”
沈老太太自然不信,盯著沈自酌看了半天,忽湊到他跟前,低聲問:“老實說,是不是有什麼喜事?有喜事就別瞞著,說出來大家一起高興。”說這話的時候,目光還不住地瞟著譚如意的肚子。
譚如意哭笑不得,“奶奶,我還沒……”
“還沒那就抓緊,這都結婚快半年了吧,怎麼一點動靜都沒有。”
沈自酌將兩隻酒杯斟滿,“爺爺,你看人十分精準,”他看著譚如意,笑了笑,“如意是個好姑娘。”
沈老先生不無驕傲,“那……那當然……我的眼光,還能有錯?”
譚如意反被誇得不自在了,如今回想當日的苦大仇深,已有隔世之感。卻也不得不感謝沈老先生,說他是“一意孤行”也好,“自作主張”也罷,總之,這一段姻緣,全是因他而起。
譚如意便也拿過酒瓶,取了只杯子,斟了小小的一杯底,對沈老先生說道:“爺爺,我也敬您。我酒量小,只能陪您喝這麼一點。”
沈老先生哈哈大笑,欣然舉杯。
晚飯之後,譚如意陪著沈老先生看電視。方才那一口白酒上頭,讓她臉上發燙,情緒也些亢奮,與沈老先生講了不少自己小時候的趣事。沈老先生聽得高興,不時插入幾句。譚如意講起自己家屋後有棵桑樹,沈老先生立即接腔,說還記得,往年去譚家串門的時候,常看見那棵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