紈紈紈紈紈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4章 曾經的不齒,如今的慾望,日月江山永為明,紈紈紈紈紈絝,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事關重大,孫兒怎麼敢口出狂言?”朱瞻垶自然知道此刻的老爺子最想要聽到的是什麼話。
這並不是妄言,而是他考慮了幾個月之後才得出來的答案。
談起種花家成立之後的成長史,紅薯無疑是在吃這個問題上佔了很大的篇幅。
前世朱瞻垶曾今聽村裡的老一輩說過那段時期,那時候真的就是紅薯救了種花家千百萬的人民。
後世紅薯的產量極高能達到五千到七千斤,土豆的產量還要更高一些,輕鬆過萬。
但那都是經過後世科研改良之後的品種,還有農藥化肥的輔助,以及眾多農用器械的深耕細作,想要在明朝這個時期達到後世的產量,那無異於是天方夜譚。
但朱瞻垶知道,傳統土豆的產量就能夠達到三千到四千斤,就算是刨除了農藥化肥和農業器械的作用,給個一千斤應該是不算過分的。
而且這個時代也不是沒有肥料,要知道,光是應天府內收夜香的就有大大小小十幾家,這些人甚至經常為了收夜香打起來。
“爺爺,就算是您不相信孫兒,也得相信那位吧?”朱瞻垶看著老爺子仍舊沉浸在震驚之中回不過神來,不由得笑著指了指自己的腦袋。
“相信!相信!爺爺相信!”朱棣回過神來,一臉狂喜的看著自家大孫子,宛如是看著一塊寶。
此時,朱棣的腦海中又想起了那句他爹在夢裡說的話:傳世之孫,永世其昌!
“爺爺,您就放心吧。”朱瞻垶笑著站起身走到了老爺子的背後,開始給老爺子理著氣。
“只要鄭和能夠順利的將東西帶回來,那孫兒保證之前說的都是真的,就算是考慮到橘生淮北的問題,但想要達到稻麥產量的兩倍是輕輕鬆鬆的。”
在這個問題上朱瞻垶從來就沒有懷疑過。
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明朝的人口自建立時的六千餘萬增長到萬曆年間的一億六千萬,這裡面有一個人的功勞。
這個人就是紅薯之父,陳振龍。
陳振龍本是明朝萬曆年間的一名普通士子,但因為屢試不第,再加上當時家鄉貧苦又有天災侵擾,陳振龍不得不棄儒從商,跟著船隊出海經商。
當時的陳振龍在菲律賓等地見到了紅薯,聯想到家鄉因為天災而吃不上飯的百姓,就想著把紅薯引進到大明栽種。
但那個時候,西方已經開始了大航海時代,當時的菲律賓已經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了,那時候的西班牙政府嚴禁將紅薯出口,一經發現就要被處死!
陳振龍冒著身死的風險,將一株紅薯藤編進了船繩之中,這才將其帶回了大明。
紅薯對於中原來說絕對是救世之糧,中原的人口在經歷了小冰河時期後還能在清朝重新增長到四億,這裡面有朝廷治理的功勞,但紅薯的功勞也是不容埋沒的。
是的,朱瞻垶很不喜歡滿清,但他依舊不得不承認,有些措施人家滿清做的的確是比明朝好。
就算是他,不也一樣抄用了雍正的“即時替補”嗎?這還不止,後續“攤丁入畝”他也一樣得抄用。
朱棣看著一臉自信的大孫子,感慨萬千,一時之間竟然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爺爺,鄭和能不能成功尚且是未知數,咱們不能將希望都放在他一個人的身上。”
朱瞻垶見狀趕忙拿過了小糊塗拿上來的那本書,翻開給朱棣看。
“您看,那裡雖然是孕育出了高產的糧食,但也同樣孕育出了中原所不具備的猛獸。”
在這本書上,朱瞻垶把他能想到的威脅都寫了進入,大到黑凱門鱷和森蚺這樣的獵食者,小到了子彈蟻、箭毒蛙這種小卻致命的生物。
而且,他從未想過將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