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節,駙馬要上天,絕歌,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能走的路線也只有掌握了絕大部分經濟的富貴階層。市場調查還得再做做,不然撲進去,連朵水花都沒有,就沒了。
馬鞍生意是穩穩的可以做的,至於手套鞋襪方面的出產量得控制好,不然得積壓庫存了。
城裡沒有商鋪賣,但是有空地有多,他走親爹親哥的門路在城中買幾塊地不難。
這襪子手套織出來了,門店得開起來,總不能挨家挨門地上門推銷或者是讓人到二百里外的莊園來下訂單吧,到鎮武侯府上做生意就更不像話了,鎮武侯得打死他。
更讓裴三郎想吐槽的是,這朝城離都城只有三四百里,還有封侯的大官在這裡,在行政規劃上相當於後世的地級市,還沒有一個小縣城大,沿海地區的大鎮子都比它大。城牆只比鎮武侯家的院牆高不了多少,也是夯土夯起來的,風一吹就揚塵,到處都是灰撲撲的。這裡夏天的最高溫度大概是三十多度,到冬天能到零下十幾度,每到秋冬就是風,這裡的人還有在田裡燒秸稈沃肥的習慣。
初冬時節,零下幾度左右,街上看不到幾個行人,偶爾有富貴人家的馬車過去,跟隨的僕從奴隸一個穿得比一個差,很多人的冬衣上都是破洞,露出來的是爛麻絮和爛毛皮。至於平民,那也是補丁加補丁,一件毛皮衣服不知道補了多少層,也是磨得爛爛的。人們的手上、臉上普遍長凍瘡,嘴唇常年是乾裂的。一個人的家境好不好,不用看穿戴,看營養不良的程度和臉上的面板就知道了。
這樣的世界,讓裴三郎做一個造幾個漂亮瓷器就發家致富的美夢都不成,民生在溫飽線以下,最主要的出路還是地。馬鞍這種高階奢侈品,只能偶爾薅一下富貴階層的羊毛。從他家朝食剩下的食物能留到輔食吃,就能看出,這個世界的貴族也在省著過。砸大把的錢財去買好看不適用的東西,呵呵,當他們傻呀。
他要是繼續燒陶器,估計會滯銷,即使賣出去,也賣不了高價,還不如燒磚實用。最最要緊的還是地裡得有糧食產出。
裴三郎上午找二哥推銷了東西,下午到城裡轉悠了圈,又瞭解了下民生經濟,晚上歇了一夜,第二天,又坐著顛得死去活來的馬車往莊園趕。
他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陶窯的工人都挪去伐木燒碳了,冬天了,要是碳火柴薪不足,是真的會凍死人的。
旁邊就是山,現成的柴,這邊的氣候又幹燥,不用擔心樹伐下來燒不著。
裴三郎把作紡縫手套襪子的活計也停了,這些奴隸連禦寒的衣服都沒有,總不能讓他們都凍死。劣等皮衣麻絮棉襖總得給他們做一身,鞋、襪、手套也得發一套。這一樣樣的花出去的全是錢,吃的全是老本,裴三郎的心都在滴血。
這麼大的開銷,眼下就指著唯一能掙上錢的馬鞍賺一筆了,但是馬鞍製造實在太慢了,二十天出不了一具馬鞍,真要是等到明年金馬鞍進獻給天子,風潮帶起來需要大批次出售馬鞍的時候,他這邊出不了貨,山寨版的馬鞍那可就擋不住了。那全給別人做了嫁衣裳。
現代流水線生產路線必須走起。
他準備把製造馬鞍的過程拆成各工序,結果遭到了木匠和皮革匠的一致抵制。這是他們吃飯的手藝,是五等奉族立身的本事,哪怕他們淪為了奴,那也是五官俸族出身,一星半點的手藝都不可以傳給最下等低賤的奴隸。寧死不傳!還說裴三郎是破壞禮法亂等級朝綱。
裴三郎的內心只剩下一萬句mmp。馬鞍是他搬運過來的,木匠和皮革匠就負責按照他的思路指點化身直接操作,就變成了他們造出來的馬鞍,還反過來限制他使用了。
他讓這兩個奴契在他手裡的不要臉給轄制住,他就兩輩子白活了。
第12章
裴三郎先跟他們講道理,分析利弊,這兩人咬死不幹。他們的手藝,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