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節,駙馬要上天,絕歌,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實卻告訴他,這是全面封鎖壟斷市場。
他敢說,他如果不是鎮武侯家的嫡三子,裴大郎和裴二郎如果不是他同父同母的兄弟,但凡中間差出一個庶字,他這點東西都保不住。
這坑出天際的世界!
裴三郎內心一萬個mmp,臉上也得裝出一片雲淡風輕,同意了他們的方案,與他們定下分批出貨的時間。畢竟他對外宣稱的是沒什麼庫存嘛,總不能隔了幾天就突然變出滿倉的貨物來。
裴三郎送走豪商們,端著熱騰騰的羊奶坐在矮桌前,看著面前刻滿字的竹板。
他在這個世界生活了七年,但對這個世界的瞭解依然少得可憐。他以為這個世界會等同於商周時期吧,然而,它的社會生產力還不如商周,也不是諸侯分封制。
它有國公、侯爺這樣的爵位,卻沒有封國,這位爵位對應的只有品級待遇,有一定特權,不僅沒有俸祿,還要年年上貢。有爵位的每年要去到京城向天子敬獻賀儀,沒有爵位的則需要明碼實價地花錢買身份地位,整個社會就是透過這種方式把資源抽向皇室。
它的管制制度便是將軍政民生分別由如鎮武侯府這樣的勳侯府以及太衛府、太戍府把持。
勳侯府准許有甲兵五百,太衛府、太戍府的數量是四百甲兵,戰奴和奴隸數量都沒有限制,自己養兵,每年上供。太衛府負責守城防衛的地方軍,太戍府是負責囤兵聽朝廷調遣的朝廷軍隊,而鎮武侯則是直屬皇帝私軍。
這三家的兵力差不多,想互制衡,不怕誰一家獨大,又能最大限度地保證皇帝的權利。
鎮武侯有心讓裴三郎當披甲人靠立軍功晉太,會偶爾跟他說到這些,他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當披甲人,一年四季都在校場,冬天冷死,夏天熱死,被鋪天蓋地的蚊子咬,喝有寄生蟲的生水,跟滿身蝨子的戰奴們摔跤打滾。他寧肯當小地主也不當披甲人。
現在才發現這些兵甲的背後不僅控制著當地的經濟命脈,還把經濟限制得死死的。朝城的東西想賣到外國,比現代社會開拓外貿還難。畢竟現代社會全世界都在搞經濟,國與國之前會有經濟貿易往來,而在這個鬼地方,要是跟別的地方搞經濟往來,說不定就會被皇帝和朝廷懷疑是要搞造反。
吡了狗的賊老天!凸!
他氣了一會兒,自我安慰:得得得,飯要一口口吃,不是好歹有朝城的壟斷生意可以做嘛。先把這一畝三分地經營好保證糧食產出過後,再慢慢想辦法搞外貿吧。
裴三郎收拾起心情,根據訂單數量,重開了針織作坊生產線。
不管怎麼說,產品能夠賣出去不用積壓庫存,他能賺些錢回點血,至少是緩過了一口氣,且每年有了一個穩定進項。
經過這次的事,他發現自己不能想當然地閉門造車,應該跟著鎮武侯去京城看看。
接下來的日子,裴三郎盯緊馬鞍建造的同時,也把自己收集到的那些羽絨拿了出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