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節,駙馬要上天,絕歌,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穿著鵝絨襖腿上蓋著鴨絨毯烤著炭火聊起裴三郎,起的話頭就是羽絨襖和毯子。
鎮武侯夫人說:“聽三郎說,他認為飛鳥的衣服就是羽毛,鳥能度過寒冬是因為有羽毛,用羽毛充當麻絮會更保暖。雖然是孩子氣,想想也不是沒點道理。”
鎮武侯只覺得像沒穿衣服,有點冷。他不置可否,說起裴三郎想跟著進京的事。
這種宅子外的事,鎮武侯夫人也沒有什麼好的建議,只說:“他是男兒,總不能拘在家裡。侯爺從披甲人到因功封侯,也是從十二歲披甲進京,後來追隨天子,拿一對石錘南征北戰打拼出來的。三郎雖然年幼,又不是要去披甲上戰場,又有侯爺護著,比起侯爺當年隻身赴京的時候可好太多。”
鎮武侯想起自己當年。父親子嗣眾多,自己是庶出,母親是侍婢,身邊唯有五個戰奴,分家也得不到家財,索性拜別父親帶上石錘和戰奴自己上京謀前程去了。三郎像他!有主意,敢闖,敢拼,如他當年,他又有什麼理由阻止呢?
鎮武侯點頭,說:“那便應了他。”他說完感到身上暖和起來,伸手探去,只見鵝絨襖裡裹著暖和氣熱騰騰的。他又摸摸鴨絨毯下,也是一片暖和。他說道:“此物當真比麻絮保暖。”
鎮武侯夫人說:“三隻大鵝方才得兩件衣服,十隻鴨方得一條鴨絨毯,又豈是麻絮可比的。”很是愛惜地輕輕摸著身上的鵝絨襖。即使是侯府也只在招待客人的時候才殺鵝,一年裡殺不了多少,三郎的莊園那麼小,一共也沒幾隻鵝,竟然捨得連殺三隻給他們做襖子,可見孝心。
鎮武侯摸摸身上的襖子,又摸摸鴨絨毯,再想想剛入庫的三十五具馬鞍,滿心火熱,便覺得小兒子跟著一起進京的要求不算什麼了。
於是第二天,裴三郎剛到校場見到鎮武侯就被告知準允他跟著進京了,讓他準備起來。
他練完武吃完朝食,鎮武侯便把馬鞍錢給他了。
出手闊綽的鎮武侯給了他一箱金子,五兩一錠的金子,足有四十錠!
親爹,真親爹!
鎮武侯頗有深意地瞥了眼裴三郎。他知道裴三郎一定會把這些金子帶到京城去,就是不知道裴三郎會不會拿這些金子做點什麼。
裴三郎把金子放好後,就又去找到他爹,這都要進京了,這得抓緊補課。人情世故注意事項是不是該提前告訴他。他便直接問鎮武侯,他上京後需要注意些什麼避諱些什麼,見到哪些人要客氣,見到哪些人要親熱,見到哪些人要保持距離,哪些人是千萬不能得罪的。
鎮武侯:“……”
第18章
裴三郎知道以自己的年齡問出這樣的問題有點語出驚人,對於他爹的沉默並不感到有絲毫意外。他擺出一副理所當然的態度眼巴巴地看著他爹等待回答,彷彿問的是一個很正常的普通問題。
鎮武侯的心情頗有幾分複雜。不過仍舊把每年進京的流程和要往哪些地方排隊送禮告訴了裴三郎。
每年十二月初三出發,約摸二十號左右抵達京城。
裴三郎聞言就懵了,他心說:“從朝城到京城,不過三四百里,為什麼要走大半個月?”從朝城到他的莊園二百里路,跑一趟來回都只需要四五天。莫非路上有什麼耽擱?
他正在納悶,就聽到鎮武侯說,“抵達京城後派人往三公六卿府上送禮,等到了二月二十八,王公貴族信入王宮拜見天子敬獻賀儀。獻儀之後,如蒙天子看重,天子會派人召見,過了正月十五,天子還沒召見的,就可以準備回程了。”
裴三郎眨眨眼,問:“只送禮?不需要自己去見見人的?”
鎮武侯告訴裴三郎,“往三公六卿府上送禮,派僕人去即可。覲見天子都是統一穿好朝服去拜見天子,賀儀交由府上管事帶著僕人排隊交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