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節,駙馬要上天,絕歌,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零頭,折成四萬貫,相當於四千兩金子。
匯通錢莊裡的幾位股東原以為看到擠兌就已經是出大戲了,沒想到後面還有拉銅錢把錢莊搬空這一出,一個個都是深深的無言和沉默。
對面錢莊還能有股東直接去庫里拉錢的?
他們的錢莊,連裴三郎都沒有擅自拉錢的權利,所有人都得通按照章程辦。任何人沒辦手續從錢莊拉錢,那就是搶!包括他們幾個股東和守錢庫的!
幾人深深的懷疑,入股盧鉉的幾家公府是不是早想打算好要這樣幹了。
裴三郎說:“接下來會有大量的銅錢要來兌金子。一定要控制好金子的週轉和銅錢存量的上限。庫裡的金子多了不怕,銅錢多了……容易惹麻煩。”金子鑄不成武器,銅錢卻是可以的,怎麼也得注意點避嫌。
他看著那些公府拉著那麼多銅眼,眼裡看到的全是銅製工具,鋤頭、鐮刀、鋸子。可在嚴格管制武器甲衣的朝廷眼中,特別是在有銅甲的年代,銅錢太多,意味著能造很多武器兵甲,是很嚇人的。
於是匯通錢莊改變策略,庫裡留金子,需要況出去銅錢時,才根據要求兌換。庫存銅錢上限設在一千貫用來週轉,這數目在很多豪商家也有。
裴三郎與幾位股東、錢莊管事們開了個會,調整了後面的經營策略,心有慼慼地回府了。
沒有公司法保護的世界,做買賣全靠契書。如果不是世代經商的人家靠著祖祖輩輩積攢的吃虧經驗,很難在擬契時想得處處周全。做買賣,樣樣都規定得死死的,也沒得做。遇到那幾家公府那樣的合夥人,神仙都得跪。
銅錢拉走,就算是有契書又能怎麼樣?告官,得得過人家麼?一介商人告公爵,身份等級差了四級,每級十板子,四十板子打下去,命都沒了。
太庶回府時,順便把大通錢莊的賬本帶走了。他把事情起因、經過等來龍去脈詳細地寫在竹板上,再把錢莊的賬讓賬房仔細核算,又再把今天兌回去多少銅錢也列清楚,熬了個通宵忙完,第二天呈送給天子過目。
這事涉及的錢財如此之巨,死了十幾個,傷了好幾十,十家公府牽涉其中,案子太大,不敢不報。
天子看完竹板,又盯著錢莊的銅錢數目看了半天,再把竹板給了義公看,問他有什麼看法。
義公想了想,說:“短短兩月時間裡就能聚集如此多的銅錢,著實讓人難安。如果昨日太庶府和太衛府沒有及時到達控制住事端,怕是傷亡遠不止這些。”
天子問:“匯通錢莊的銅錢存量有多少?”
義公說:“聽二郎說,裴三郎認為金子不怕多,擔心像對面那樣兌太多銅錢鬧出事,又改了規矩。”他又把錢莊後面的經營策略告訴了天子。他嘆了口氣,說:“一個個為了賺金子萬金封侯,都魔障了。”
天子笑道:“若非如此,哪能成天挖空心思琢磨怎麼賺銅錢生金子,總比成日走馬鬥狗要強。”他吩咐道:“讓太庶府依律處置。”他又提了句:“前朝武侯留下不少產業,賣一賣,區區兩萬多金子,盧鉉還是還得上的。”
義公應道:“是。”他按照天子的詣意,在太庶送來上來的文書竹板上刻好字,呈給天子過目。
天子看過無誤,蓋印,放到待發放回去的竹板堆裡。
大通錢莊倒閉的第二天,就有人拉著大量銅錢到匯通錢莊來兌金子。
錢莊總管事熱情接待,指著連夜掛上去的牌子,很是客氣地告知:數額太大,兌不了,要不您小額地兌?
來兌銅錢的人又問,“聽說存進去就可以隨取隨兌不受限制了?”
總管事說:“存金子,隨取隨兌。存銅錢,超過一千貫,一百兩以下,存滿一個月以後,隨取隨兌,超過五千貫,三個月後隨即隨兌,一萬貫……您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