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6節,駙馬要上天,絕歌,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去了鎮武侯府,買糖。

裴三郎把頭搖得飛快:不賣。一共才一點點!這個季節,蜂蜜早沒了,就指望著這點點紅糖續命,不賣。

望公說:“天子口諭。”

鎮武侯世子倒是想替弟弟解圍,但這圍也只能弟弟自己解。他說:“快馬加鞭到南地,還能再趕製。”

望公利誘:“給你內供買賣,大內只買你的紅糖。”

裴三郎說:“我以後還要做別的糖,我的糖起名為‘裴記’例如,紅糖就叫‘裴記紅糖’,焦糖就‘裴記焦糖’,旁人不能使用或仿用我的招牌,也不能仿我做出來的其它糖,若是假冒,朝廷把他抓起來問罪,讓他們將獲利以百倍賠償給我。”他頓了下,說:“旁人自己做紅糖或賣紅糖,我不過問,但不能用‘裴記’的招牌,不能叫裴記紅糖。”

一個名字,小意識。望公也知道裴三郎衣服買賣被人仿製瘋了的事,於是點頭,允了。

裴三郎這才跟望公擬契,跟望公定下了這筆買賣。

熬糖,要耗費的人工不必提,鍋、柴都是大項支出,貨從南運到北,沿途更是充滿危險和損耗,這利必須得夠大,才能撐得起路上人貨兩失的意外事故。因此,價格嘛,不便宜。

這對北地的人來說,是貴族豪商才吃得起的東西。可對南邊的人來說,家家戶戶自己都能熬糖,賣出去是個進項,自己也能吃,多一個營養攝取來源,大部分人營養不良的年代,低血糖病到處都有,犯病的時候塞塊糖,很可能就是救條命。如果再普及些,披甲人備一些,行軍打仗途中,特別是有傷員的時候,有時候多這點糖也能救命。

裴三郎既然要賣糖,自然也得把糖的作用、好處安利出去。

至於他是怎麼知道的,“我爹告訴我的,他說他在南邊打仗吃過甘柘。”

望公知道鎮武侯和天子在南邊打過仗,沒多想,接受了這說法,還覺得鎮武侯能沒有任何家世靠自己的本事以披甲人封侯、能護著天子翻山越嶺地來到京城,那必是對山林野外之物瞭如指掌,知道這些實屬尋常。他還感慨了句:“若無湯公府打壓,想必紅糖能夠早些製出來。”

鎮國夫人:“……”

鎮武侯世子:“……”

第77章

得到天子同意,鎮武侯世子在送走望公後, 便張羅準備回去接他父親。

裴三郎託他大哥把他那百畝地的奴隸們帶出來, 他那小莊園請他大哥看著處置。

鎮武侯世子很是意外地問:“什麼意思?”地不要了嗎?不回去了嗎?

裴三郎說:“我有無詔不得離京的旨意,打算在京郊置幾塊地。” 等鎮國夫人宅子張羅好, 他們就要一起搬過去。他們早日搬, 他大哥也好早日襲爵。襲爵這種事,層層關卡,哪一處沒打點好讓人不痛快, 都給卡著。

鎮武府世子也明白這裡的事,不是他三弟能做主說想回朝城就能回的, 於是說:“那封地產出, 我折成金子替你運來。”

裴三郎說:“奴隸運來就成, 其他的大哥自成處置就好。”

鎮武侯府世子勸道:“你雖能掙,手也別那麼松, 多攢些錢財總是好的。”

裴三郎應下,“好。”

鎮武侯世子忽又想起一事,說:“你那土地, 粗糧每畝比別人多出八九鬥收成,細糧也多出五六鬥,高了足足三成有餘。還有那稻穀, 每畝竟能產稻五百多斤, 每天鴨子在稻田裡鑽來鑽去, 長得格外的歡。鴨子吃的都是螞蚱, 哦, 還有小魚。稻田裡的魚長得可真快,兩三指寬的魚放進去,長到秋收時,少則七八兩,重則一斤有餘。”

裴三郎說:“可見我的種田法不僅省力,還能產更多糧食。”

鎮武侯世子點頭,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