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節,駙馬要上天,絕歌,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遠的宮室門口張望,一副快閒出黴的樣子。
天子覺得頭髮都快掉沒了,假髮都快拯救不了自己的頭頂了。這比造反還愁人。遇到造反,咔咔咔,拖出去全砍了,他還能賺筆抄家的收入。遇到這錢莊,利很大,這流通的金子銅錢比流動的人還難管。
管治之策有了,經三公商議過後,覺得可行,錢莊之利也維持得住這樣的開銷,且大有盈餘,若各封地開錢莊,朝廷每年還能再添筆進項。往後若是各封地要謀反,從錢莊的金子銅錢流通上也能看出端倪,更利於朝廷管控天下。從另一方向講,無論是貴族還是良民,有餘錢存在朝廷的錢莊,可比存在他們庫裡更利於朝廷,而有本事卻缺錢之人貸款去錢生錢,如裴三郎這般,借給他錢的人,有利錢,他自己也賺得許多錢。無本事之人,借貸是有抵押物的,即使虧了還不起錢,朝廷收走抵押物便是,依然有賺。
可這偌大的衙門,交給誰來管?“金錢監察院”、“金行總行長”又由誰來擔任。裴三郎隨口一講的名字,自然是不能作為正式官職使用的,這改個妥貼的名字都是小事了。
天子、長公主、三公,聚在天鳳殿中商議。
長公主提議:“裴曦可任總行長,姜堰可任金錢監察院長,可他二人私交甚篤,只能用一人。”
太師說:“裴曦才九歲,且有些疲懶。”多日相處,心性怎麼樣還是看得出來的。裴曦的腦子活,琢磨事情快,有奇才,但就是隻管出主意,不管旁的,可以找他問計,如果想委以重擔,得好好打磨心性才堪重用。
太保附和道:“姜堰可用。”匯通錢莊一直是他在打理,有實際掌管錢莊的經驗,這幾日他和魯北一直與他們參與商議制定對策,放眼天下,再沒比他二人更懂錢莊之人。他說道:“魯北可任副職。”
至於總行歸誰管,這就得從朝廷中擇良才委以重任了。管錢的差使,得看天子願意用誰,三公都沒說舉薦。
裴三郎他們被留在宮裡足有半個月才離宮。他原本有一百個親隨軍披甲人保護,現在變成了二百人。槐嶽輪崗論回親隨軍大營了,又來了兩個各領一百人的百夫長,一個姓雞,叫雞望天,一個姓木,叫木秸。
兩人都是身材魁梧滿臉風霜的漢子,看起來都挺沉穩可靠的。雞望天的眼神特別利,身上有一股鋒利利落的氣質,像一柄出鞘的劍。木秸要更深沉些,威勢之重,就像是經歷過很多戰爭似的。槐嶽是長得小兒止啼,這人是氣勢上小兒止啼。貴族出身的人和披甲人出身的人,有一股不一樣的氣質,即使同在親隨軍大營中穿同樣的服飾,也能一眼看出來。這兩個都不是貴族家世,像是窮苦身熬成百夫長的。
幾人出宮的時候,姜二郎成為“金監府”的金監,正二品官職,與六卿衙門的六卿同級別,是當今最年輕的二品大官。魯二郎是從二品的副金監,四品以上大官裡,他倆最年輕的。其餘的幾個股東,也都分得了正三品的“榮祿士卿”虛銜。裴三郎年齡太小,沒有任何官職,連金子都沒賞一兩,天子給了他一道嘉獎詔書花團錦簇地表揚了他一番。
第85章
老鎮武侯夫婦自裴三郎進宮就沒睡上一個好覺。
他們之前只知道錢莊很賺錢, 但對於到底有多賺錢並沒有什麼概念, 只知道六卿衙門都從錢莊走金子, 以及裴三郎每個月從城郊回來都會到錢莊拉一次金子回府。馬車直接進府到後院,金子裝在箱子裡抬到他的屋子裡,當父母的不可能去翻兒子自己賺到的私房,也就不太瞭解他到底拉了多少金子回府。一直到年底公侯們進京,裴三郎一次連本帶利地把向魯公和陳武侯借的金子全部還了, 他們這才覺得不太對勁。
要知道,之前裴三郎在京郊買了那麼多莊子花掉了七千多兩, 還魯公和陳武侯不算利息都是七千兩。要說是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