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3節,駙馬要上天,絕歌,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爐子是用的鍊銅的爐子。
雖然銅和鐵的融化溫度不一樣,但鍊銅工藝很成熟,鍊銅豎爐的材料是一種耐高溫的土,經過試驗,用來直接鍊鐵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第一次鑄鐵劍,沒經驗,他怕出事故,不敢大批次生產,只開了一個冶煉爐先少量地試驗,待工藝成熟了,確定沒問題,再批次生產。
他知道鐵比銅造出來的兵器好,也知道鐵是透過高溫煉成的鋼,但至於怎麼配比、怎麼煉,抱歉,專業不一樣,不知道!
這一切都得靠冶煉匠慢慢琢磨。
他要辦的負責提供資源,以及安排文職人員把在不斷改進的過程中獲得的經驗和工藝,用文字和圖畫記載保留下來。
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只有推動整個社會一起前行,才能更快地有更好的生活過。
就如同,他如果不把織襪子的技術傳出去,不開作坊,現在還得自己織襪子。
他把鍊鋼技術琢磨出來獻給天子,如果天子的兵都換上了鐵器,銅器自然就會像春秋戰國時期那樣逐漸退出戰爭舞臺,投入到民用的懷抱。他就可以自由自在地造銅製生產工具,什麼鋪設管銅家裡用上自來水呀,屋子裡也放銅鑄的大香爐呀。
不過,想法是美好的,發展是需要時間的。
天子給他三個月時間造劍,他在第四個月到來的前幾天,終於把三百把劍趕出來,送進城中獻給天子。
這都臘月初了,公侯們陸續抵京。
今年天公不作美,比往年冷得多,雪鋪得厚厚的,抬眼望去到處是一片雪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