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0節,駙馬要上天,絕歌,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若是以往,肯定是要出去擄掠戰獲的,但這次出發前孫門郎說了,拿下城儘量結束戰鬥就是最大的戰獲,問他們想不想得一個三天連拿六城的輝煌戰功出來。
至於俘獲物資,不是按各自搜刮到多少算的,是按照戰功算的,拿城是大功。
他們打了這麼多年仗,從來沒有遇到過攻城時,城門進接開啟就放他們進去的了。這真就差不多等於連續奔行幾天,白撿幾座城。
雖然他們拿的是被擄掠空的空城,但如果連破六座城,孫門郎極有可能封武侯,而且這裡面,說沒有曦公出力,他們都不信。
別看曦公年輕,做人做事都公道,從不虧待誰。他們跟著曦公出來,拿下城就不怕沒錢財。
騎兵們帶著幾百步兵抓緊時間歇息兩個時辰,嚼了幾塊奶糖喝了點加了鹽的水,直取裕城和豐城。
依然是孫大才親自領兵。
裕城和豐城沒有人開城門,但那兩座城都是空城,每道城門就兩隊披甲人帶著些戰奴在守城。
孫門郎上前騎馬到裕城的城樓前直接叫門。
天子親隨軍的威名在大鳳朝都到哪都極盛,這意味著朝廷的大軍到了。
守城的人不敢輕易開門,急急忙忙地去找自家公子。
不多時,城樓上出現位年輕公子,抬起頭看了眼外面,認出果然是力能舉鼎孫大才,再看了眼懸掛的懷公府大旗,當即讓人把懷公府的旗取下來,沒敢出去自投羅網,怕說不清楚,悄悄地從另一面開城門跑了。
他們久不見城樓上有人,親隨軍取出套繩銅鉤甩到城樓上掛著,攀著繩子爬上去,發現沒人了,下來把城門開啟,大家夥兒進城。
騎兵休整,等到步兵到了,便又再取豐城。
豐城與依山城和巨木城接壤,那兩座城易主被親隨軍接掌的訊息早已傳了過來。
孫門郎到豐城時,城樓上沒人沒旗,城門也沒有人守,依然是翻牆進城,然後發現城裡面空得跟鬼城沒差別,鬼影子都沒有一個。
至此,六座城全部拿下。
依山、歸鶴、飲馬、豐城、裕城,各留一百名親隨軍鎮守,其餘的人全部撤回巨木城休整。那五座城立上天子親隨軍的大旗,只要虔公府不敢反,便不敢打。若是懷公府發兵攻打,居於正中間的巨木城隨時可以派兵馳援。
裴曦到了巨木城,便開啟城門跟各路豪商做起了買賣,弓箭、奴隸、甲衣、糧食、各種山貨特產,他都要。
他買到奴隸人口後,還給每個奴隸登記造冊,問籍貫,原來是做什麼的,從哪裡來的,怎麼淪為奴隸的。
那些奴隸想編自己的出身,也不太容易。例如,從小就在奴圈裡長大的,那通常都是個子又矮又瘦又小,發育不怎麼好,滿身的鞭打傷,以及各種膿瘡疾病。
披甲人出身或戰奴出身的,看手,常年握兵器和弓箭的人,手上都會留有繭。
他老婆羽青鸞,天子的嫡長公主,那麼尊貴的身份,因為常年練武,指腹、掌心都有一層薄薄的繭。他這種練武也要戴手套的,手是很細嫩,但是身上的肌肉騙不了人。
那些想要捏造自己籍貫出身的,口音騙不了人。
貴族和平民、奴隸,說話用詞發音都不太一樣。
平民比較口語化,貴族嘛,之前刻字費勁,書面語都儘量精簡,再有就是話少,顯得自己比較深沉有內涵,例如他老婆羽青鸞,那經常是單個字往外蹦,“可”,“無”,“安”,“善”,或者是“尚可”、“並無”、“甚好”“頗好”,“頗喜”。
奴隸、平民說話則是下意識低頭,不敢看人的眼睛,回答時習慣性地用敬語,然後自稱“小的”、“奴”、“僕”,稍微在點身份的自稱“在下”,“鄙下”,再有身份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