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6節,駙馬要上天,絕歌,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候,她趴在小榻上讓宮侍抬到後殿,躲在他的寶座後聽他們議政,趴了一個時辰都沒走,被朝臣叫破抬出來,嚷著傷口疼,要父皇抱。她眼裡含有淚不敢哭的樣子,老父親的心都化了,趕緊給抱到跟前,邊哄邊議政。她乖乖地趴在他旁邊,不吵也不鬧。他被朝臣頂得不來臺時,她可憐兮兮地喊,“父皇,兒臣餓了,父皇陪兒臣用膳。”又指指屁股,“疼。”
他扔下句:“改日再議。”結束小朝會,抱起青鸞,走了。到三日後的小朝會再議時,便是他向朝臣發難了。
羽青鸞看完奏報,用她父皇的筆跡在絹布上寫下批覆,蓋上天子印璽,放到一旁。
天子隨手翻看幾份便放了回去。如果青鸞在禮法上能繼承大統,他便能把天下交給她,和皇后安心養病了。可惜九百多年的禮法制度,不是如今風雨飄搖的朝廷、不是他這風中殘燭之軀能動的。
他靠在床頭,看著埋首處理政務的羽青鸞,幽幽地想著事,又一次盤算朝政,算盤他這一家子的出路。
**************
懷公府起兵之初有十一塊封地,在被包成餃子的情況下,撐了一年,丟了兩塊封地,手裡還有九塊。
各公府攻打懷公府,破城後便掠劫,待懷公府派兵來奪,便又撤出城,然後問朝廷要糧要武器甲衣。
他們等朝廷的補給到了,又去把城奪下來劫掠一通,等到懷公府再來攻城時,又退出城問朝廷要糧要甲要武器……那些被各公侯府來回打的封地,地皮都讓他們來回犁了好幾遍,幾乎十室九空。
懷公府丟的那兩塊封地,是陳武侯啃下來的。
發家不到三代的陳武侯是個死心眼,咬住肉就不撒口,說不吐就不吐,他打下封地後,便派嫡子帶重兵把守,誰去打誰,一副就等著用封地給嫡子也掙一個武侯的勢頭。
懷公府遇到陳武侯這個死心眼,只能跟陳武侯硬打,把大半的兵力都壓了過去。他丟在別的公侯手裡的城,丟了損失點財物就要回來了,丟在陳武侯那裡的封地,便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裴三郎出京後,帶著親隨軍一路疾行趕往與懷公府交戰的戰線。
親隨軍們留守京城,看著出京平叛的同袍們斬獲頗豐,一個個也是心癢難捺。
如今跟著裴曦出京的這些親隨軍們,好不容易有這掙功勳的機會,奔赴前線打幾場的心思比裴曦還要迫切。
打仗意味著有戰功、有戰獲,最不濟也能擄點奴隸賣成錢。
此次親隨軍們出征的物資非常充足,朝廷撥了批物資給他們,曦公還自掏腰包讓他們肥了一波。
他們行軍路上,啃的是肉乾,吃的是乳酪餅,夜裡睡的是帳篷,帳篷周圍灑有驅蟲藥。夜裡扔一塊由雄黃混著草藥做成的驅蟲藥到篝火裡,連蚊子都很少。每隊有哨兵,哨兵戴著銅口哨,一旦發現有人或者是野獸襲營,哨聲一響,全營都能被吵起來,不用擔心睡夢中遭襲,睡得很踏實。
趕路而已,比起他們每天在孫大才的棍棒下訓練可要輕鬆得多。
負責趕車的苦奴都是朝廷徵調的。
苦奴們以前幹著重活苦活,吃不飽穿不暖,但自從跟著親隨軍押送物資,就沒有吃不飽穿不暖一說。
裴曦給苦奴們發了禦寒的冬衣和鞋子,讓他們吃飽穿暖有力氣幹活,再翻查苦奴名冊,從中挑出以前當過披甲人和戰奴、懂武藝有戰鬥力的。
他讓有武力的苦奴帶沒有武藝的,每天早晨出發前練上小半個時辰。這樣遇到劫糧的,好歹能反抗一下,那都是青壯戰鬥力。
有一個叫禾武的苦奴,銅戟案中,親隨軍在預公府發現的那個小銅戟頭,就是在他的手裡。
裴曦也是銅戟案的當事人之一,於是見了見這禾武,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