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3節,駙馬要上天,絕歌,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成為無主之地。昔日大鳳朝的實力雄厚的累世公侯府,如今剩下的也不多了。曾經九百多個公侯,如今還活著的,不足百,其中大部分都在南疆。
裴曦離京前,把京城的產業能賣的都賣了,當時的門郎將周敬,便買了他的莊園和養殖場。
周敬已經退休,在南疆養老帶孫子孫女。他的獨子周烽任玄甲軍的大將軍,隨行出征,跟著羽青鸞進京。
朝廷的條例出來,周烽按照規定,到土地司辦了新的地契登記,同時放棄大量原本屬於他家的土地。
京城的地值錢,他爹當年買的地多,家裡的大部分金子都換了地,可如今他是真養不起那麼多地。無論是耕地、牧地、林地,每年都要交稅,如今到處都缺人,連奴隸都沒地方買了,朝廷招工都難,他也僱不到人,地拿在手裡荒著,每年都得貼出去大筆的稅錢不說,還得想辦法找糧食商買糧食交稅糧。
大家都知道以後這些地會很值錢,可等到這些地變得再值錢,很可能是兒孫輩的事了。現在把地拿在手裡,交的稅都夠將來買更多的地了。對於玄甲軍、羽翎軍乃至朝廷官員來說,有那折騰幾某地的勁,不如拿去想辦法掙個爵位回家。
京城的百姓都被擄掠怕了,種的糧食夠自家人活命就成,種多了,也被搶走了,都不願多種地,哪怕朝廷為了休養民生,給出三年的免稅,也不願意。
大鳳朝曾經被搶破頭的京郊附近的地,變成無人要。
裴曦動過讓玄甲軍去種軍田的念頭,但……行不通。
他上輩子的世界,古人能夠種軍田,那是因為打仗當兵的多是從民間徵招來的,這些人從小學種地,脫下盔甲就是農民,卸甲就能歸甲,願意種地。
羽翎軍、玄甲軍裡就沒幾個種地出身的,他們打心底瞧不起種地的,頭可斷血可流腦袋可以不要,種地是下賤人的活計,他們是死都不會幹的。
裴曦感受到上輩子農村土地荒廢的惆悵。那時候有機械化,一個人可以種很多地,還是有大種植戶和農業公司願意承包土地,地還是很值錢,也總能找到用途不至於一直荒棄。可現在大家種地還處在耕牛、手推式播種機、手搖式脫殼式、水磨坊的階段,一切還得靠人力,且人力有限。
他也有農業公司,可南疆的地還得有種,他要是把南疆的種地戶調到京城來,幾千里路,大半年耗在路上,那耽擱的也是生產,且……人都走了,南疆的地怎麼辦。
南疆開墾大量的耕地,地多到種不過來,很多地都變成了果園。
退耕還林,也行不通。
朝廷要養大軍和朝廷官員,要囤物資為將來打居狼做準備,種地、放牧、作坊生產都得跟上,物資緊缺。這樣下去,不要說打居狼,大鳳朝很可能又會自己先亂起來。他們很多人的觀念是耕作攢錢糧,是自己沒有了就去搶別人的,自己多了怕別人來搶。
羽青鸞和官員們在京城周圍土地無人耕種的問題上給出的處理方案就是讓那些俘虜來的苦奴去種。
裴曦無話可講。他覺得大鳳朝的奴隸制度,真……有它存在的土壤。沒有貴族們的皮鞭,沒有人種地幹活。那些底層百姓,在能夠透過自己的努力、有機會獲得土地改善生活和命運的時候,怕被搶,不幹活,等到將來人口、國力都恢復上來了,地又值錢了,都讓揮著皮鞭的奴隸主們佔了。
只會種地的人,不去種地,不攢餘糧,沒多餘的錢投資別的,是真沒有任何前途可言。
裴曦真心覺得……奶不動!
他果斷地派人把領賑濟糧食的人做好登記,限額賑濟,超過限額部分有一個借糧的額度,收利息,將來還。
如果真的是要懶到寧願餓死,或者是願意一直受窮,他是真的無話可說,反正治安抓嚴實,想靠搶劫活命,呵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