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4節,駙馬要上天,絕歌,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親隨軍同行,從親隨軍大營中調了帳篷,夜裡不怕凍著。
糧草吃食, 天子調了一批, 裴三郎自己掏錢從朝廷的食品加工廠買了很多, 備得足。
裴三郎把鸞駕裡面鋪得特別暖和,出行在外不比在京城。那些路被車隊碾壓得坑坑窪窪的,極為顛簸,如果在馬車裡放炭爐,一旦打翻,後果不堪設想,只能靠衣物毯子保暖。
羽九玄被裹成了毛絨絨的小糰子,羽青鸞也是一身厚實的裘服。
小朋友覺察到母親的情緒不佳,乖乖地坐在母親身邊,不時把自己埋進羽青鸞的懷裡蹭,或者是揮著小手輕輕拍她,似在問,你怎麼了?
羽青鸞把裝玩具的箱子開啟,拿出兒童鈴鐺給羽九玄讓她自己玩。
鈴鐺是三個小銅鈴串在編織的粗繩環上,羽九玄握住繩環,把鈴鐺舞得叮噹作響。
鎮國夫人和老鎮武侯裴略都已經五十多歲,在這個年代算是高壽,身體還算硬郎,能走能動,但體格早不如年輕時候。他們這一去便是打算跟著裴三郎在南疆養老了。
裴昶把鎮武侯爵位傳給兒子裴貞,帶著老婆小妾、除長子以外的兒女們跟自家父母、三弟一起去南疆。
朝城那地方,小,偏僻,只有一條通魯城的路,在到魯城前是前不著村後不著店。他們如果留在朝城,最多守成,掙不出第二個爵位來,與其一家孩子窩在那巴掌大點的地方爭個頭破血流,不如學當年老三出去闖蕩自己掙下一副家業。
天子皇后對他家有恩義,三郎掙出前途了不忘拉扯自家兄弟,裴昶心裡都記著。
三郎和青鸞長公主就封南疆,正是需要幫襯的時候,他今年三十八,還能打拼些年,他的兒女們也逐漸成人,能頂些事了。況且,他的兒女們去到南疆跟著三郎,僅從前途上來講,都比留在朝城強。
裴昶給自家弟弟去了封信,與他們在臥牛山下會合,一起去南疆。
裴三郎就封的隊伍很長,親隨軍、戰奴、運物資的苦奴加起來近萬人,還有些與裴三郎有過買賣交道的豪商。
豪商們見京城日子難過,索性攜家帶口跟著裴曦一起走,至少在曦公的地盤做買賣不會受欺壓,只要勤快些,總能過得下去。耗在這京城,不知道哪天家裡就被搶了。去年,有不少豪商血本無歸,連貨帶奴隸一起被搶,回程的路費都沒了,直接就在客棧裡上了吊。
人多,裴三郎就得一批批安置,哪些隊伍在前,哪些隊伍在後,都得安排好,不然容易出現混亂。丟貨、少人是長途跋涉途中常有的事,他多上點心,儘量避免吧。
那些豪商願意跟他去南疆搞開發建設,他自然是樂意的,千里迢迢的,總不能任由他們拖家帶口地跟在後面自生自滅。
裴三郎分出部分戰奴巡邏壓陣,讓他們能有個保護,不然,掉個隊或者是夜裡遇到點野獸偷襲,稍不注意就可能是家破人亡。
這個世界,行走在外,那都是把命懸在腰帶上。
一家老小都在,裴三郎不能像之前出去打通鹽道那樣出點主意管好自己就成,哪都得照顧周到,每天得騎馬巡視好幾趟,有什麼不好的苗頭和蛛絲馬跡,趁早掐滅。
他們出京沒走幾天,羽青鸞病了。
先是皇后病逝,她在靈前守了一週。安葬了皇后,沒等歇息,又和她父皇在皇后宮裡整理遺物,父女倆都睡不著覺,親自整理,盯著宮侍宮女們裝箱,一忙好幾天。之後,她又馬不停蹄地安排就封的各項事情,那麼大一座府邸要搬家都是小事了,那些為她效力過的人、聽她差遣的人,她得給他們安排好退路,不能她走了,留得他們自生自滅。
羽青鸞從小養在皇宮,從來沒離開過京城,去到離京最遠的地方就是祖廟。她從來沒有經歷過路上顛簸,傷心加上連日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