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0節,駙馬要上天,絕歌,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本上有個農村的樣子,算是生產力有了最基礎的保障。
他看天色不早,給了三串銅錢給管多銅,讓刑戰提上鵝,抱著孩子帶著羽青鸞往回去。
這時候村民們都趕回了,約有二百多人,全都跪在路邊朝他們不停地叩頭,那神情充滿虔誠和感激。
羽青鸞出村後,回頭望去,見到村民們還在叩頭膜拜。
她盯著他們看了好一會兒,“奴隸”和“良民”兩個字不斷地浮現在她的腦海。
裴三郎回到驛站邊,借了口灶,擺上自己的鐵鍋,加上各種佐料燉了滿滿一鍋香氣四溢的鵝肉。
他家人口多,三隻鵝不太夠分,不過,鍋只有這麼大點,只能燉這麼多。
驛站髒,沒法住人,他們吃住都只能在鸞駕裡。
裴三郎把自己跟羽青鸞的那份盛出來,其餘的連鍋一起給爹孃送去。
他送完鵝肉回到鸞駕,羽青鸞已經把飯菜擺好。一盆鵝肉,兩份用鵝油爆炒的鮮摘青菜,一盆米飯。
裴三郎給羽青鸞盛好飯,把羽九玄抱在懷裡,給她盛了一小碗,拌上燉鵝肉汁,用勺子餵飯給她吃。
他對羽青鸞說:“我們把沿途的村子都看看,這裡有很多跟別的地方不一樣,回頭我跟你細說。”
他做的這些事只要不受制止,導致的最終結果必然是結束大鳳朝延續了九百多年的奴隸制。
他如果在大鳳朝境內幹這種事,貴族們能把他夷九族。
對於那些貴族來說,他們接受新的耕種方式,但絕對不會把土地分給奴隸耕種。“苦奴不算人”,這是貴族們九百多年根深蒂固的觀念,也是他們維持自己高高在上身份地位的保障。
顯然羽青鸞剛才已經看出來他在幹什麼了。她是大鳳朝的長公主,最大的大奴隸主出身。
第192章
裴三郎對於開荒只有簡單的規劃, 再就是透過商業為開荒提供充足的物資保障,但現實操作起來,到底是個什麼發展,他其實很沒底。
最簡單的例子,有租戶, 租別人的房子住了幾十年,房東過世,房東的親人繼承了遺產,租戶不交租也不退房,說這房子他們住了幾十年, 是他們的了。也有租戶在房子拆遷的時候,找房東索要一半的拆遷賠償款,原因是他們一家在這裡住了二三十年, 有感情了, 房子有他們的一份。
莊子的管事,管莊子久了,都有把莊子當成自己的反過來對他指手劃腳的時候。
奴隸們開的荒, 奴隸們種的地, 他們會不會認為把欠的錢糧還上,地就該歸他們了?會不會想佔地不想交租?
搞投資,看著能賺錢, 結果虧得血本無歸是常有的事。
裴三郎決定還是抱緊老婆大腿, 老婆有兵有權有勢, 兜得住。
他跟這個世界有代溝, 經常會有水土不服的情況,小打小鬧沒什麼關係,鬧大了真會出問題。他老婆是天子手把手教出來的,最知道大鳳朝是個什麼情況,很多他意識不到的問題,他老婆一眼就能看明白知道怎麼解決。
他倆第二天沒有立即起程,而是到地裡看收成,看村民們是個什麼心態。
村民們主要由三部分組成。
一部分是他原本莊子裡的莊奴分出來的,這部分是推行新的耕種方式的主力,由他們教導其他人怎麼種。
第二部 分是戰奴。有野獸和奴隸販子,村子需要有一定的自衛能力。那些負傷落下殘疾已經沒辦法再打仗的戰奴,安頓到村子裡,既可以訓練指導村子裡的人戰鬥,搞點家禽養殖也是個餬口營生。
第三部 分就是買來的奴隸,這個是以女奴隸為主,再加上少部分幹活賣力的苦奴。女奴隸便宜,她們不太乾得了開荒砍樹採石頭那些重體力活,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