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1節,駙馬要上天,絕歌,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帳篷裡,死狀極慘,趙世侯肚子、頭部中箭,腦袋都碎了,腰上的玉帶也碎了。
他們點著火把連夜清點人頭和戰獲,收穫極是喜人。
待戰功清點完,便是處理屍體。
以往打完仗,都是把屍體隨便找個人跡罕至的地方扔了,自然會有山裡的野獸啃食掉那些屍體。
曦公的規矩跟別人不一樣,對於那些能夠查明身份的,他會讓人挖坑埋上,還立一塊石頭,刻上名字,說是方便以後家屬找人。上了戰場,生死由命,很可能人死在了戰場上,掛記他的人不知道,一直等一直找。
為了防止瘟疫,那些沒名沒姓的,便是……燒了。
他們每個人的脖子上都掛著塊鋼牌,褲子上縫著自己的軍籍名字,如果哪天他們戰死,會在他們戰死的地方就近掩埋,給他們立碑,會把他們戰死在哪裡登記在軍籍中,方便家人來尋。
花丘一戰過後,羽青鸞終於清靜了,再沒有別人來找她索要天子印璽。
……
越王震怒,下令攻打朝城,卻遭遇到朝城險關所阻。
他在南疆受挫,要是連小小的一座朝城都打不下來,又怎麼能夠震懾天下坐穩天子大位,於是派人火燒臥牛山,決定等燒完山,再翻過臥牛山攻向朝城。
……
當初裴曦和羽青鸞去封地,鎮國夫人和老鎮武侯裴昶遷去時,鎮武侯府商議過後,裴貞做主,他留下來鎮守朝城。
這是鎮武侯家的封地,傳到裴貞這裡已經是第三代,裴貞不願意讓祖父、父親經營好的封地白白丟在自己手裡。他是嫡長子,身為侯爵,便要承擔起守護封地的責任。
朝城在封給鎮武侯裴略前,經常遭到奴隸販子的擄掠,遭到野人襲擊,只有十萬人左右。陸敏和裴略接手朝城,清理了奴隸販子和野人,肅清朝城,苦心經營二十多多年,傳給裴昶時,已經有二十多萬人。
到裴貞接手時,朝城地裡產糧豐盛,有了自己的手工業作坊、商隊,草原開闢出更為廣袤的牧場,已經成為一等一的上等封地。天子念舊,從來沒給朝城加過歲貢,使得朝城得到很好的發展,有了三十多萬人。
這些世世代代生活在朝城的人,面對奴隸販子的擄掠和野人襲擊都沒有離開過,如今過上了富庶的生活,又有天險為屏障,都不願意遷去南疆。對他們來說,南疆雖好,但故土難離。
裴貞料到攻入京城的公侯們會打朝城好跟他小叔、小嬸談條件,可哪怕是他撤了,將來那些人擄了朝城的人當威脅,裴家經營朝城這麼多年,是理會還是不理會?都會兩難。有他在,總是能有人留下來支應。
他跟著小叔和小嬸,前程必不會差,但……男子漢大丈夫得有自己的擔當和作為。
裴貞在到朝城的必經之路上設下險關,便是朝廷派十萬大軍來襲,他都有把握能夠完全擋住。
即使朝城失守,還可以撤往他遷到草原深處,那裡離朝城一百多里,有牧場,有湖泊,雖然還種不了糧食莊稼,但有儲糧。雖然野獸眾多,但他小叔造出來的拒馬柵欄很是好用,能夠擋住很多野獸。混有雄黃的驅蟲藥草也能起到很大的驅趕蛇蟲的效果。
……
然而,裴貞萬萬沒想到,越王居然會放火燒山。
燃燒的火箭如同箭雨般從山下射到空中,落在了臥牛山上,這是秋末時節,正是一年裡最乾燥易燃的時候,燃火的箭落在草叢中、樹幹上,引燃了乾草,不多時,山林裡到處都燃起了大火,臥牛山很快就燒了起來,那火龍連成片,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燒得天空都變了顏色。
還沒有南遷過冬的鳥群飛到空中,野獸發出陣陣吼聲,無獸的獸群奔逃,很多野獸荒不擇路摔下了山崖深澗,鎮守險關的人們也遭到了逃難野獸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