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2節,駙馬要上天,絕歌,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體懸在城牆上細數他的不臣之心將其說成是謀反的亂臣賊子,以安軍心。
可越王火燒臥牛山的傳言在京城中傳得沸沸揚揚,京城裡人心惶惶。
那樣一位註定將來要墜入烈火煉獄的人,怎麼能當天子。放火燒山,燒的還是距離京城不遠的大山,一旦火神降下懲罰,會不會連累到京城?
夜裡,鎮武侯府留在京城充當眼線的管事,找到裴曦留在京中探聽訊息的商隊,雙方合計過後帶著戰奴拼死攻到城樓處,在付出極其慘重的傷亡後,搶走了裴貞的屍體。
第218章
靜王收到奏報極是歡喜。
他的嫡三子隨羽飛鳳出征, 死在南疆跟一些低賤的披甲人一起葬在南疆城外的荒山中。他埋在越王那裡的眼線極為得力, 取走裴貞的性命,讓他狠狠地出了口惡氣不說, 還最大限度地挑起了越王跟南疆之間的仇恨。
越王勢大, 又搶先攻佔京城,盡得先機, 如今卻是一招失算,在朝城翻了個大跟斗。
在大家有意宣揚之下, 如今所有人都拿死後永墜烈火煉獄的眼光看越王, 他的聲威受損落下殘暴之名,天子大位離他又遠了一步。
最令人不安的則是南疆,千里沃土,銅器耕地, 鐵鋸伐木, 百年大樹只需要在頃刻間便能鋸倒,斷口齊平。駐守花丘的玄甲兵所拿的武器遠盛親隨軍,弩的射程可達一里之遙,鋪天蓋地的箭雨, 一波奪走兩萬大軍的性命。
擁有這樣恐怖軍隊力量的南疆,卻按兵不動蟄伏數載, 面對各地公侯索要天子印璽等物什的挑釁, 羽青鸞的回應底氣十足, 一副不將天下看在眼裡的俯視姿態。
羽青鸞去到南疆已有七載, 至於仍舊按兵不動, 他們到底在等什麼?
裴貞這個鎮武侯府的當家侯爵死在越王的亂軍之中,對鎮武侯府來說比起老鎮武侯裴略死在城樓上更令天下人側目。畢竟裴略的年歲大了,讓爵多年,早過上養老日子不理封地之事,他的生死並不重要,而裴貞的生死則關係到鎮武侯府的興衰存亡。一個死了侯爵丟了封地的侯府,便算不得侯府了。
裴曦是鎮武侯府的三公子出身,素有神異之名,鎮武侯府危在旦夕,他是救還是不救?
救,南疆距離京城數千裡地,即使沿途暢通無阻,快馬行軍,也要三四個月時間,更何況還得一路打過去,根本就救不了。不救,一個連自己老家都不救的曦公,天下人又將如何看他?
靜王最想看的還是南疆的進一步動做,以探得南疆更多的訊息。
天下公侯們,也都在等著南疆的反應。
……
越王羽頌從十月初攻打朝城,火燒臥牛山及裴貞之事讓他很是忙亂了一陣。他將火燒臥牛山之事,塑造成自己為了早日平息大鳳朝動亂,不惜捨己為天下寧願墜入烈火煉獄的大義之人。
直到十一月初,他才穩定住軍心和京城。
十一月中,他聚集十萬大軍,發兵朝城,準備一舉拿下朝城,以振聲威。
出發當天,氣溫驟降,出征的將士們都穿上了冬衣,剛平息下來的流言又有復起之勢。
越王強行壓住流言,揮師出發。
大軍剛到城門口,天空飄起了鵝毛大雪,凜冽的大風夾雜著雪花,遮擋了視線,莫說打仗,行軍都困難,人的視線只能看到兩三丈內的情況。
這等天氣,不說行軍途中容易凍死人,翻越臥牛山更是容易遭到伏擊,平白送命。
已經是入冬時節,往年也是這個時候開始降溫下雪,本來並不奇怪,可偏偏有之前朝城五萬人戰死在城牆處,大軍剛走到這裡就下雪,讓大家覺得這是天降懲罰,不讓他們再打朝城。
越王看到昏暗陰沉的天空,臉上盡是陰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