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6節,駙馬要上天,絕歌,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迫越公分了糧草,有五家在分到糧的當天便帶著兵馬走了。
聯盟大軍中,越公、靜公府的三公子、宣公府的二公子的勢力最盛。
越公捏著糧草和重弩,把統領騎兵的千夫長拿下,奪了朝廷的三千騎兵,又收攏了三萬之眾,一躍成為聯盟大軍勢力之首。
蕭世侯原本勢力最大,好幾萬人都歸在他的麾下,但逃的逃,叛的叛,只剩下沒人要的抓來湊數的良民和奴隸,和幾百自己府上的披甲人。他只是披甲人出身的侯爵,身份地位比起公爵們差得遠,隊伍沒有戰鬥力,分得的糧草是最少的,行軍途中,被公侯們硬逼著走在隊伍最前面,準備拿他們打前鋒。
聯盟大軍走了四個多月,才抵達花丘,待見到花丘界碑的同時,也看到了那些倒在路上的參天大樹。
倒下的大樹,枝葉繁茂,樹幹有好幾人合抱粗,比腰還粗的樹枝比比皆是。大樹倒在地上,枝葉交錯,人想過去,比鑽深山老林子還難。這些樹,每棵都很重,又是倒在地上,樹枝要麼卡在其它沒倒的樹叢中,要麼深深地壓在泥土裡,或者是夾在石頭縫中,推都推不動。
唯一的辦法就是砍斷樹枝、樹葉,再把樹抬開。
他們早已知曉南疆砍樹封路,親眼見到沿途的情形,仍舊……頭大。
眾公侯們就地起炭窯和冶煉鑄,燒炭鑄銅,砍樹幹樹枝開路。
砍樹需要銅斧,為了早點開通路,需要大量銅斧。
銅不夠,長戟得防著作戰,首先想到的是親隨軍的銅甲衣。
銅甲是在戰場上保命用的,且鑄煉工藝複雜,鑄成斧頭後,在這行軍途中是沒法再鑄回成銅甲的。
親隨軍不樂意。
原本朝廷十萬親隨軍,個個都有銅甲,羽飛鳳上任後親隨軍大營中跑了將近一半的人,全是連銅甲帶長戟武器一起跑的,只剩下五萬來件銅甲,新增的親隨軍穿的都是皮甲。如今有銅甲的親隨軍都投奔到各個公侯麾下,他們剛投過去就讓他們脫甲衣,當然不樂意。公侯們還要指望他們打南疆,不好逼迫,於是把蕭廣義的隊伍給搶了。
蕭廣義的人雖然穿的都是皮甲,不少人用的還是骨制武器,但用銅戟的人也不少。蕭廣義身上的門郎將銅甲能鑄好幾把斧頭,也給他扒了。
砍樹的銅斧湊齊了,蕭廣義的隊伍窮得如同戰奴,地位和待遇跟戰奴亦是不相上下,被押著幹最苦最累的活,連逃都沒法逃。
砍樹開路是重體力活,為了趕時間,全軍上下齊上陣,開路速度很快,但從花丘一直到邊林,路上全是樹,等清理完,又是三個月過去了,滿山遍野的花全開了。
他們的餘糧只剩下不到一個月的,連回去的糧都不夠,唯一的生路就是打下南疆。
聯盟大軍已經沒有退路,不想打也得打,鬥志和士氣提升許多。
所有人都知道戰事會很艱難,南疆一直沒有訊息傳出來,且聯盟大軍在路上耽擱的時間足夠南疆做足準備。
照理說,南疆有熟悉地利的優勢,他們砍樹途中是最好偷襲的,南疆卻從來沒有派人來偷襲過。
聯盟攻打南疆的公侯們的心情跟親隨軍一樣,都知道即將面對的會是場苦戰。他們雖然人多勢眾,但面對的是六位門郎將,且有將近兩萬親隨軍大營出去的精銳,再加上裴曦的戰奴以及擴招的人手,以二打一都未必有勝算。
好在南疆建城時間短,沒城牆,應該好攻。
然而,等他們穿過邊林,在快靠近南疆邊界時,才發現自己想錯了。
在他們的前方,是兩座險峻難攻的高山,山上一層層地建起木牆防禦工事,木牆上還有一座座立得高高的臺子,不知道是做什麼用的。在兩山之間,有一條不太寬的河流,河流一側,則是供兩輛馬車行走的商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