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4節,駙馬要上天,絕歌,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弩兵們收到命令, 抓緊時間吃完晚飯便帶上乾糧、火把、運送弩械的騾隊往嘯城出發。

裴曦出產的弩跟中國古代的弩有極大的不同,一來, 他並不知道中國古代的弩是怎麼造的, 只在電視電影裡見過, 二來, 他接觸的更多的是現代工藝,更追求簡單實用易於維修,要求方便拆卸易於維修組裝。

裴曦還考慮到一點, 山寨問題。

大鳳朝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是他到南疆後才有的,現在才剛開始推廣, 想讓各路起兵公侯們不山寨他的弩, 是不可能的。

他在京城造的臂弩,原理單一,小孩子都能造得出來,但用在軍事上的弩則需要綜合各方面考慮。

首先是最重要的機括部分,如果按照臂弩的原理,想要拉開一張重弩,至少需要七八個壯漢, 耗力又耗時。工匠們先改良成絞盤, 後來改成滑輪組。隨著鍊鋼工藝提升, 改成齒輪組。如今的機括都裝在一個長方形的匣子裡,裡面有齒輪、滾動軸承、滑動軸承等組成的齒輪組、鏈輪、鏈條、螺絲等裝置, 已經是很先進的機械裝置。

這樣的一個機械盒子有二十多斤重, 裡面的零件一大堆。因為鋼的工藝不太過關, 精細的零部件很容易損壞,特別是鏈條、軸承等必須有替換件備著。

一臺弩還有支架、底座以及放箭的弩床部位,是以鋼管、螺絲、鉚栓相連線,熟手兩分鐘就裝好了,拆起來也方便,不過零部件的丟失和損壞也是再所難免的。

這些弩的造價是真的高,但防山寨效果一流。

那些公侯們哪怕搶了成品和弩兵過去,但凡缺幾個易損壞的關鍵零配件,就等於搶了堆廢鐵。即使他們買走大量的民用鐵器,沒有過硬的鍊鋼技術,依然造不出配件。民用鐵器脆,種莊稼挖泥地是夠的,砍柴也沒有大問題,但用來造精細零部件還不如用銅。

鋼製的弩易拆卸易組裝,全套下來有七八十斤重,架設時還需要就近找石頭壓住底座,以防頭重腳輕翻跟斗。

運輸是真不輕鬆,平時走大道還可以用騾車馱,走山裡那種砍柴、狩獵踩出來的崎嶇羊腸小道,騾車根本上不去,只能靠人力抬上去。

……

弩兵們打著火把連夜出發,一路疾行軍,抵達嘯城外的矮腳山,在山腳下抓緊時間稍作歇息。

山路難走,夜裡爬山非常危險,且連夜急行軍體力也吃不消,於是弩兵們吃了些乾糧便就地補覺,等到天亮後再上山。

矮腳山跟對面的煙水山相比,形如小矮子,因此得名。

煙水山是一座比臥牛山更雄偉險峻的大山,它山高地險,常年雲霧不散,經常煙雨綿綿,故稱煙水山。

煙水城、風嘯城都在煙水山裡。風嘯城可以俯瞰嘯城,但筆直的山崖只有飛猿可攀、雄鷹可飛,故此兩座城雖然相隔極近,但想要往來,只能繞經懷城和煙水城。

弩兵們為了避免曝露行蹤,在距離嘯城十里遠的地方從矮腳山的另一側上山。

他們從天朦朧亮能看得見山裡的路時出發,一直爬到下午。

山上植物茂密,遮擋視線,取鋸子柴刀把遮擋視線的樹木藤蔓砍倒,砍下來的樹樁子正好拿來壓床弩底座。

瞭望兵拿起望遠鏡望向嘯城,只見不大點的一座城,除了對著城門的主幹道外,兩側的街道上密密麻麻地站滿了人,很多瓦房頂上都蹲著手拿長戟的披甲人,有數萬之眾。街巷裡的大軍,在對著南疆大軍來時方向,還豎起了將近一人高的木板,似乎是用來抵擋弓箭的。

率領弩兵的大將叫雷巖,原是承泰天子身邊的門郎將。他投南疆後先是成為羽青鸞的門郎將,在成立玄甲軍後,又調任神弩軍的大將軍。

雷巖拿起望遠鏡見到嘯城的情況後,當即下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