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十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四十一章懲治奸惡(一),變臣,宇十六,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十天後,災區各縣的官道陸續打通,告急的公文向雪片般飛到府衙:十六個縣不同程度遭受雪災,受災人口超過二十萬,死亡人口一千三百多人,壓塌房屋二千多棟,凍死牛羊數以萬計……
江安義頭大如鬥,一萬五千石糧食運往災區,如同胡椒粉一樣的不見蹤跡,各縣要糧的公文快把江安義逼瘋。寄給朝庭的急奏還沒有回覆,安西大都督楊大帥迴文稱糧草已經備妥,要等朝庭旨意才能起運,各縣的存糧加在一起不滿萬石,正陸續往災區運送,這點糧食不過只能支撐三五天。
真正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不光是災區的百姓要吃喝,而且前往災區疏通道路的府兵、駐軍、百姓都要吃糧。江安義有些後悔發動百姓前往救災的公文有些過急了,沒想到在二十文一天工錢的刺激下,短短十天就有近六萬人響應官府號召,前往災區疏通道路,而這個人數還在每天以數千的規模增長著。人多好辦事,但在糧草不足的情況下,人多就成災了。
一名差役進來稟道:“大人,城內鄉紳前來拜見大人。”
號召鄉紳捐糧捐錢的公告早已貼出去了,不過見效不大,近十天只收到幾十石糧食,百餘兩銀子,這點錢糧夠什麼用。江安義對化州的鄉紳富豪很不滿,誰不知化州有錢人很多,可是這些人一毛不拔他也沒辦法,大概是前一段時間自己的施政惹惱了這些人,他們有意在給自己難看。
不管怎麼說,禮數不能少,道聲“有請”,江安義起身整理官袍,親自來到大堂外迎接。從甬道走來一群人,居中的是個年輕人,旁邊有何福記的東家、吳家家主,這幾位可都是會野府的頭面人物,有錢有勢,怎麼陪在這個年輕人身邊。
那年輕人看到階下站立的江安義,緊走幾步上前施禮道:“學生寧清政拜見府尊。”
身旁的那些人紛紛行禮,口稱“拜見大人”。
江安義虛扶了一下,道:“諸位,裡面請。”率先向大堂走去,心中嘀咕,寧清政,寧家人,自己聽過寧澤有個兒子聰慧過人,二十二歲便中了舉人,莫非就是此子。
客套幾句,寧清政道明來意,笑道:“大人,學生寧清政,家父工部侍郎寧澤,此次奉了祖父之命,向官府捐糧捐物,幫著父老鄉親共度難關。這是寧家和其他幾家鄉紳捐贈的物資清單,請大人過目。”
江安義笑道:“江某早就聽聞寧家有鳳凰兒,今日得見果然不凡。雛鳳清於老鳳聲,寧兄將來定能超載令尊寧侍郎。”
“大人過譽了,學生不敢當。”
從差役手中接過清單,江安義往清單上一看,眼睛立時瞪圓了,最上面赫然寫著:糧食一萬一千石。定定神,江安義凝神再看,果然是一萬一千石,後面列著十多家的明細,其中寧家捐糧二千二百石;再看銀子,捐銀三萬兩,其中寧家就捐銀六千兩。
江安義站起身,繞過公案,衝著眾人深施一禮,滿是敬意地道:“諸公深明大義,江某替化州百姓謝過了。”
寧清政笑著回禮道:“大人客氣了,寧家世代都是化州人,鄉親遭難,寧家感同身受,家祖吩咐除了口糧外,把所有的糧食都拿出來幫父老鄉親度過難關,也算為大人分點憂。”
重新坐好,江安義感慨道:“諸公善行,江某感佩莫名,此事本官會奏明天子,為諸公請功,寧家空家救難,此等義舉更要表彰。等災後,府衙將立碑為諸公揚名,讓諸公的善舉天下皆知。”
在寧家義舉的刺激下,各地的好訊息不斷傳來,文進縣以韓老爺子為首的鄉紳也籌集了三千石糧草,加上其他縣運往災區的捐糧,總數已經超過三萬石,江安義總算能鬆口氣。
朝庭的旨意終於來了,同意從安西都護府運送五萬石糧食救災,這些糧草算是朝庭的賑災糧草,不用化州歸還。但對於江安義請求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