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十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三十七章經世濟用,變臣,宇十六,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江安義的話說完了,大堂內一片寂靜,眾人還在反思江安義所說的“所學化所用”和“厚德載物”。見堂下寂寂,江安義心裡有些發虛,也不知道自己講的是好是壞。掌聲從蘇子明和凌旭手中響起,緊接著整個大堂內響起雷鳴般的掌聲,江安義鬆了口氣,看樣子還行。
掌聲止歇後,有一個年青學子站起,高聲問道:“晚生吳海明,江先生剛才所說的‘所學化所用’,與戰國時先賢所講的‘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相通,晚生深受啟發。江先生能用繩套獵獸、製作摺扇解決家貧,晚生雖然也曾讀過《考工記》之類的雜書,但細思下來,書中所記並不能幫著晚生致富。晚生疑惑,難道要放下書本專門研究雜物嗎?那豈不是耽誤了求學上進?”
這個疑慮頗有代表性,不少人點頭附和。江安義剛才以自身為例提出“所學化所用”,然而天下這麼多讀書人有幾人能像江安義這樣。江安義也有些心慌,他此來另有目的,因為入書院前的爭執臨時決定來場演說,一時有感冒出句“所學化所用”,沒想到引起強烈反響,如今反有些下不來臺了。
略思片刻,江安義道:“所學為所用,用於致富是一個方面,概括起來可以為八個字:經國濟民、學以致用。讀書當知實務,諸位將來中舉及第,為天子收牧一方,光憑寫得一手好文章是無法治理好地方的。你等可知穀物在江南一年兩熟,在江北一年一熟……那些胥吏千方百計盤剝百姓,手段繁雜,名目繁多……”
說起這些實務江安義滔滔不絕,堂下的諸生聽得目瞪口呆,連蘇子明等人也聽愣了,原來治理地方有這麼多條條道道,這些書本上可從來沒有講過。
“學以致用要勇於擔責,範夫子的校訓中先齊家後治國然後平天下,試問衣食尚不暖飽,家人尚且飢寒,何以治理天下。我並非讓你們放下書本去做其他事,而是說應把家人的溫飽放在讀書之前,比如說富羅縣處處缺私塾先生,而且薪酬不低,為何不能教學相長,邊教書育人邊讀書上進?家中農忙,何不放下書本幫父母操勞幾天?讀書貴在變通。”
江安義把話題引到此行的目的上來,他與張克濟商量後,決定向書院捐贈兩千兩銀子,年終根據成績獎勵給品學兼優的寒門學子。大堂內頓時響起雷鳴般的掌聲,五兩銀子便足以讓讀書人在書院無憂地生活一年,二千兩銀子,可以供四百人次。江安義把每年獎勵的數額定在五十名,能供書院獎勵八年之久。八年時間,可以參加二至三次科舉,很有可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想起江大人在富羅縣捐了萬兩銀子購田助學,發動富羅縣鄉紳又募集了些銀兩,書院中來自富羅縣的二十多人,家中都有糧錢補貼,可以安心讀書,其他的學子對富羅縣的學生甚是羨慕,不少人暗下決心,這五十名獎勵名額可不能讓富羅縣的同窗拿了去。吳化友等富羅縣的學子則是另一種感受,深感江大人的助學厚情,說什麼也要在書院中名列前茅,方不負江大人的厚愛。
“澤昌書院鄧山長曾與我談及,讓我在有餘力時多資助些寒門子弟讀書,生為寒門子,讀書上進比富家子天生要難得多,這是不爭的事實。”江安義語氣沉重地道:“江某曾在富羅縣時說過,我一人之力有限,薪盡而火傳,將來有一天諸位如果有了餘力,不妨也為這筆助學金添磚加瓦,讓更多的寒門子弟能暫解衣食之憂,安心讀書。”
寒門學子心潮澎湃,掌聲再一次響起。這掌聲聽到一些富家子的耳朵中便有些不是滋味,江學錄擺明車馬偏向寒家子,這黃羊書院以後還有我等的立足之地嗎?
門前攔住江安義的鄒陽,其父是景陽府的大富商,家境殷實,當即起身,憤然道:“江大人,晚生雖然家中略有資產,衣食無憂,但求學上進之心並不比寒門子弟差,大人如此褒獎寒門子,置我等於何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