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夾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0節,沈晨靄的異古生活,南瓜夾心,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場大雪過後,一個月內鳳城極其周邊地區又相繼下了兩場的大雪,這些大雪的到來,徹底的意味著威脅了眾人快要一年的旱情,已經徹底過去了。
雖然今年的年景不好,有相當一部分的人家需要勒緊褲腰帶過上一段日子,不過沒關係,只要咬咬牙將這段日子挺過去,將來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縣太爺在確定旱災已經過去之後,特意將這一次抗旱救災的經過寫成了摺子,然後透過州府那邊上表了朝廷。
朝廷在接到揍表之後,對鳳城這邊應對旱災之時所作出的那些反應,給與想了相當的肯定,並且專門組織吏部和戶部的相關部門,對著摺子上的反法做了研究,在響應的做出精簡和新增之後,發放到下面的各個部門,請他們學習經驗,以備將來的不時之需。
同時為了表彰鳳城這邊的功績,縣太爺馬上就得到了破格提拔,升職到涼州府衙那裡去做通判了。而那些帶頭捐獻物資,並且貢獻了想法與主意的各位商戶們,除了得到朝廷的表揚之外,縣衙那邊還專門在府衙的正前面,雕刻了一座石碑,上面寫滿了他們的名字,用萬古流芳的形式,來表達朝廷對他們的嘉獎。
誰也沒有想到,一個小小的土豆居然能夠救得下那麼多的人命,而這一次的行動還給鳳城這邊帶來了一個‘副作用’那便是有土地的人家突然都多出了一個習慣,每一年他們種地的時候,都會留出來兩畝地,用來種植土豆,並且根據當年的天氣,對種植在上面的土豆進行管理。
那留出來特別耕種的兩畝土地,漸漸的成為了鳳城百姓們的保命田,而這些田地也沒有辜負人們對於它們的期望,在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它們不止一次的救下了整個鳳城人民的性命。
讓人揪心的旱災過去之後,鳳城這邊漸漸的恢復了往日的平靜,老百姓們又開始各自的忙活起了他們的生活,如此寧靜的日子,要是說還有誰能不滿意的話,那就只剩下那些個曾經想要哄抬物價的糧商們了。
旱災之前,他們可是花了大價錢來囤積糧食的,可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旱災到來的時候,鳳城這邊的糧食價格並沒有如同他們預料的那樣瘋漲,反而在漲了一段之間之後,出現了微微的下降。
隨後縣太爺和這邊的一些商戶們又集體行動,集思廣益之後便各顯神通,生生的將鳳城這邊的物價給打壓下來了。
隨後的那些日子對於這些糧商們來說簡直就是一場災難,隨著府衙那邊的平價口糧的推出,他們這邊的糧食就越加的難賣了。
有腦瓜的人察覺事情不對,都開始跟著慢慢的降價,一點一點的清空庫存了,而那些利慾薰心的人,卻捨不得賠錢賣糧,只好咬著牙硬撐,他們覺得府衙那邊購進的糧食並不算多,哪怕是限量供應,最多也就撐一個半月,等過了這段時間,府衙那邊的糧食賣完了,沒有糧食吃的那些人自然就要到他們這邊來買糧食的。
可惜的是他們把那些跟風賣糧的傢伙給忘掉了,這些人手裡面儲存的糧食可比府衙那邊多的多,那些有實力的有餘錢的人家還是會選擇到他們這裡來賣糧,畢竟府衙那邊進來的糧食就是為了個大家填飽肚子用的,質量什麼的,只要能入口,其它的要求就基本沒有了。
有些人是為了口感到糧商那裡去買糧,還有些人卻是為了給那些家裡面不富裕的人騰出名額,才去買糧食的。大災當前的時刻,鳳城的百姓們顯現出了一種空前的凝聚力,這些人的努力讓鳳城的百姓們齊心合力度過了糧食最艱難的那三個多月,等到田地裡面的土豆出土之後,老百姓們就在不需要為口糧費心了。
緩過勁來的眾人開始有仇報仇,有怨抱怨,對於那些絲毫不顧及他們的死活,一心想要發國難財的糧商們,大家有志一同的表示,再也不回去他們的店鋪裡面買東西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