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刀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3章 第二條劍道,劍與道同,從逆練辟邪開始,提刀郎,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這一次的收穫委實驚人。”神書在他腦海感嘆。
“我在劍界中遍觀世間劍念,早已完成積累,此次蛻變不過是水到渠成。”
“尋道、見道、行道,這一步或可稱之為入道。”
學武之初,當以尋到自身之道為目標。不斷學習,精煉。
為“學”。
透過尋道而找到自身之道,便是見道。
是為“知”。
見道之後自然要求證,踐行,摒棄錯誤,讓己道更為準確,此為行道。
為“行”。
所以修行之路,是知行合一,失志不渝。
入道,則代表已經走通了這條道路,得入其門。
這四步,是一種開闢己道的正確方式。
而當世的絕劍境界、天劍境界、飛仙劍境,自古就已存在,記在於劍賦之上。慕應雄和無名只是這條路的繼承者、成就者而非開拓者。
“大劍師”開創了這方世界的第一門劍法,這門劍法並非純粹的劍招,而是一種以劍為念,以劍為道的修行法。
從此劍不再是一種兵器。
而是道。
他是以劍為念,以劍為道的第一人,自然也是這方世界劍道的開闢者。
天劍、絕劍、飛仙劍境,乃至世間所有的劍法境界都只是他這條劍道上的分支。
只不過天劍、絕劍、飛仙,是他這條劍道上最頂尖的三個境界。
唯有超出三界之外的劍道,才脫離了他開創的劍道。
如劍聖劍二十三,步驚雲霸劍道,斷浪火滅之劍。
不過,他們雖然領悟了超出三界之外的劍道,卻遠遠無法和大劍師開創的劍道相提並論。
畢竟大劍師開創的是劍之大道。包羅天地永珍,囊括無數種劍境,以劍演法,以劍演道。
劍聖等人之道,不過是一人之道,先天上就有一定差距。
雖說一人之道未必比劍之大道弱,但一人之道卻不能普及眾生,受益者寥寥。
此方世界原本只有一條以劍演道的劍之大道。
而林平之如今卻開闢出了第二條,劍與道同的劍之大道。
我與劍同,劍與道同,劍我如一,便是道我如一。
以自身為劍,我意即為劍意,包羅天地永珍,亦凌駕於天地永珍。
這一條劍與道同的路,吸收了大劍師以劍演法,以劍演道的道理,在立意上還要勝出不少。
以劍演道,劍還在道之下,劍與道同,立意上將劍與道放在了同等的位置。
這方世界除了超出三界之外的劍道,走的路幾乎都是大劍師以劍演法,以劍演道的路。
天劍之境,絕劍之境,飛仙劍境,乃至於無天劍境,便是這條路已知的最高成就。
林平之將己道推至入道之境,自身根本法也隨之蛻變為準確闡述這條道的劍經。
這門劍經修行法,視自身為劍,煉一股無堅不摧無物不斬的鋒芒劍力。
化自身之意為劍意,以此包羅天地永珍,凌駕萬法,世間所有的真意,劍意,只要能夠看破,都能化入自身,御使出來。
但是劍道畢竟是極致之道。
劍之鋒芒太盛,純粹的血肉之軀難以長久承載,若無功體之道相持,尋常人修行,日日都要承受萬劍穿身之痛,根本不可能堅持太久。
是以這門經文完美融合了功體體系,隨著功體不斷蛻變,會脫離血肉之軀,將自身煉成一柄至強之劍。
若是少了功體體系,又沒有蛻變肉身之法,便只有天生神人,亦或天生地養體質超凡之輩能夠習練。
數十年修行,歷經六個世界,林平之終於一朝入道。
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