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下水如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六章 死了活該,從靖康開始,樓下水如天,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扶桑真金白銀的出產。

山東兵甲,軍械成本低,然而這塊低下來的成本,又被軍餉,賞功,撫卹拉上去了。

“為人臣子,食君之祿,為君分憂,應該的,昔日勤王功虧一簣,卻得官家厚賞,得娘娘信任,怎麼報答,也不過分!”

其實李敬也不是沒有想過自己主導華夏江山。

可是趙匡胤黃袍加身,自己若是再山東割據起家。

等自己亡故以後,不管是後代或者他人執政。

恐怕對武將更加忌憚。

大宋所有的改革,改良,也許在風雲縹緲的歷史節點全部付之一炬,歷史的軌跡搞不好又回到了以文御武的狀態上來。

即便沒倒在草原的鐵蹄之下,未必不會被臥薪嚐膽的異族凌辱。

強國,必先強軍。

這將是李敬留在這個世界的鐵律。

既然朱璉和趙柔嘉跟自己投緣,扶她們母女一把報恩又如何。

“大宋慶幸有你!”

別看隆裕太后一直在臨安,她還不怎麼瞧得上趙構的做派。

只不過年齡大了,身邊又沒有親兵保護。

這兵荒馬亂的年代。

只能隨波逐流,跟著張邦昌和邊梁朝臣一行到了揚州。

不只是隆裕太后,昔日很多邊梁官員也是如此,甚至因為靖康之難,對金人鐵騎的殘暴,有了深深的恐懼。

這下子好了。

朱璉監國的山東勢力在所有人都不看好宋金之戰前景的時候,麾下能人輩出,勐將如雲。

傳說朱璉將會設立大宋的凌煙閣,宗澤,李敬,關勝,種彥鴻,岳飛鐵定配享太廟。

剩下的還有多少人能與之並肩。

如今親眼見到李敬的風采,隆裕太后很期待北上可以看看宗澤,關勝等人。

稷下學宮隨軍到臨安,剩下了李敬不少事情。

黃燦在臨安府衙門清查兩浙的礦產分佈。

陳卓主動請命點驗臨安府和兩浙吏員名錄。

李清照帶著學子們在接頭解讀文告。

趙鼎負責封存臨安的皇宮,把部分貴重物品和一些趙構處理的各地奏摺,全部搬到船上,準備運往臨海居。

雖然錢都被趙構帶走了,梁楊祖還是選調了戶部和三司數人,清點臨安朝廷的賬目。

連各地廂軍的數量,集結,都是趙玉盤,趙瓔珞在負責。

圍剿嘉州,太湖,義烏等地的土匪,又是許崇和段七安一南一北的在張羅。

倒是李敬沒什麼事。

戰事順利的超出很多人想象。

靖字軍所到之處,望風而降。

各地州縣甚至出城迎接。

連大部分土匪聽見山下靖字軍喊話也降了。

李敬心情好得很。

送走了隆裕太后,臨安大部分官員,他還跟劉雨亭,韓槐安一起跑去西湖逛了一圈。

“喲呵,聽說你去西湖邊轉了一圈,我又有新詩問世了!”

李敬剛回到船上,李清照就帶著人到船上問罪來了。

“姑姑,這不怪我,我隨口感慨了幾句,那店家老闆就咬定是李易安的詩,火速把店招改名樓外樓,還把詩題在牆壁上,我吃完飯下樓,看的目瞪口呆,解釋了人家也不信啊!”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燻的遊人醉,錯把杭州當汴州。

這詩帶著濃濃的諷刺意味。

跟李清照夏日絕句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詩栽到李清照身上,她很是鬱悶。

喬淑雲把李敬詠泰山的詩作為逸聞,登載在復興報上。

現在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李敬不會作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塵途雕弓落

拾遺一丁

紅樓士

王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