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三十三章 滲透作戰,楚臣,更俗,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參軍,享受副旅都指揮使的待遇,在軍中已經算是中高層將吏了,但陳元臣卻不甘心坐在主將大帳之中圍著沙盤、作戰地圖指點戰事。
前期小股兵馬進入襄山已經大半個月了,對襄山內部的複雜地形,有了較學的認識,這次努力從敵軍的封鎖往北岸輸送物資及人手,考慮嘗試著在襄山內部尋找落腳點,建立據點,陳元臣便要求率隊到第一線掌握更詳細的情況。
目前他算是軍中進入襄山最高階別的將領了。
看著敵軍銜尾追殺過來,陳元臣冷靜的蹲在一塊兩尺高的山石之後,接過身旁扈衛所背的簧臂弩。
這種特製的簧臂弩,雖然是單兵弩,但一具弩便重五十斤。
軍中精銳步戰負重八十斤,山地作戰負重五十斤,以此標準,僅這一具弩就需要一名不穿甲的精壯兵卒專門揹著。
陳元臣少年時就有縛牛之力,能開三石超強弓,射三百步之敵,在軍中可稱之為神技,但軍械所新造的這種簧臂弩,弩力高達五石,能將特製的長弩箭射殺四百步外之敵。
相比較重型簧臂床子弩,編入戰陣之中,著重壓制敵軍的叢集進攻,或射擊敵軍大型戰械或城樓、譙樓等較大目標,對精準性要求不高,單兵簧臂弩對精準性的要求卻是極高。
每一具單兵簧臂弩在製作後期需要進行長時間的精密校準,目前也只是試製幾十具供給一線作戰的部隊試用,連正式的型號、名稱都沒有確定下來。
說實話,這種單兵簧臂弩的精準性,現在還有些差強人意,但陳元臣知道這種單兵弩射程高達四百步時,也是駭然半天無語。
他同時還知道在崎嶇山地裡作戰,這種單兵戰弩能令敵卒在四五百步之外都沒有安全感可言,意義是何等的巨大。
他直接建議溫博將全部的簧臂弩都拿出來,裝備進襄山滲透作戰的兵馬,而不用特別在意這些戰械會不會被敵軍繳獲。
敵卒在四百步開外銜尾追來,因為複雜的地形,陣列較為散亂,前列的敵卒神色也相當放鬆,顯然沒有意識到距離這麼遠會有什麼威脅。
陳元臣不急不慢的用齒輪絞盤將細鋼絲繩弦拉開,將兩尺長的特製長弩箭裝入箭匣,扣動機括時儘可能穩住震顫的弩身,看到長弩箭離槽而去,下一瞬就狠狠的射入四百外一名敵卒的左肩。
敵軍驚亂一陣後便迅速警惕起來,前陣舉起重盾尋找掩護,也試圖加快追擊,而不是慢悠悠的拉開距離吊在後面尋找這邊的破綻。
不過,旱溝裡積滿亂石,敵軍高舉重盾,又顧及這種超遠射程的單兵弩的威脅,沿旱溝往上攀登的速度並沒有變得多快。
陳元臣不急不慢的用單兵簧臂弩連射四箭,射傷兩人,還有一名敵卒的面門直接被強勁的弩箭射穿過去,這時候三百多名敵卒才進逼兩百步外。
除了陳元臣手裡這具特製的單兵簧臂弩,他身邊諸卒還裝備五十多具臂張弩。
這種臂張弩的有效射程,依舊達到軍用強弓的標準,達到一百三十步開處,居高臨下還更具優勢,已經可以說是達到重弩的標準,但鑄制精良,輕甲將卒可以負之進山作戰。
陳元臣指揮這些重弩手分作三隊,輪流沿旱溝往下走,拉近與敵軍的距離進行射擊,交替著將敵卒壓制在下面的旱溝裡,為物資運進山爭取更多的時間。
敵軍看難以強登旱溝,不顧兩翼林密坡險,當即也是往兩翼分兵,想著利用人數上的優勢,從側翼夾抄,壓制陳元臣他們。
陳元臣率領將卒也是邊戰邊退,儘可能避免糾纏。
遇到兩翼皆是險要難登的地形時,陳元臣也會不失時機組織人馬,打一兩次反擊,將心切散亂追來的敵軍殺退。
不知不覺,他們在山裡曲折走了十數里,爬高有兩百多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