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都洛陽,楚臣,更俗,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之心,也要避免河洛乃至蔡許等州的地方勢力心思不定、首鼠兩端,也就此解決梁軍將吏對新舊制融合的猜疑。
聽韓謙說及這些,顧騫、朱珏忠、陳由桐、荊浩、陳昆等人皆深表贊同,不得不承認韓謙的考慮,要比他們更深入。
棠邑以工礦之利,奪江淮近半積餘,以及這些年喬陳等與韓氏有姻親關係的宣歙世族,也都主要是以入股官錢局的形式,融入棠邑,他們心裡都是清楚的。
顧騫等人很清楚當前的局勢有多危急,也清楚一旦地失人亡,什麼都將化為泡影、烏有,他們這樣的人物,自然都不會這些事情上糾結太多?
他們甚至也知道朱裕在世時就曾考慮直接徵沒一兩百萬的畝田宅,用以安置將卒家小,而朱裕不會考慮贖賣,也沒有條件去搞什麼贖買,只會利用他在軍中的威信,直接壓制反對的聲音推行此策;他們甚至對此也是支援的。
熬過眼前的難關,才是最重要的。
當然,他們數人有這樣的認識,並不代表河洛之間所有的梁國新貴勢力以及整個中下層將吏群體都有這樣的覺悟,更不代表河洛間心思不定的其他地方勢力,願意做出這樣的犧牲。
韓謙在梁軍將卒以及河洛地方勢力之中,暫時顯然是沒有朱裕的聲望跟威勢,他們相信現在韓謙提出贖買、定都、配田諸策,能較好的解決很多問題。
他們相信據此能更好的說服家人、族人,更好的去安撫部屬以及地方勢力擔憂以及躁動的心思,避免更大的混亂髮生。
當然了,十數萬軍民,包括顧騫等人的家小親族,從汴京成功撤出,就是三個月之前發生的事情,再薄情寡義,也很少有人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徹底忘卻棠邑不遺餘力出手相援的恩情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