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二十六章 崇文殿,楚臣,更俗,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然了,清陽即便最初揭穿秦問的身份,劃清她與棠邑的關係,但也無需掩飾她傾向和談的態度。
主張和談與勾結敵國,完全是兩個概念。
蜀國此時是站在梁國那一面的,甚至不惜往渝州集結兵馬,給湖南、荊襄的西翼製造軍事壓力,她支援和談,朝野也只能說她心裡還是更傾向故國,性格又太過軟弱,擔心開起戰事之後會有太多的變數,對她母子二人不利。
拋開內心隱晦不明的那一絲情念不提,清陽心裡也很清楚留下相對有威脅、令大楚諸王公大臣深感壓力的梁國,才能有效壓制黃化及楊元演兩人的野心,更叫沈漾、楊恩等人只能更戰戰兢兢的輔佐彬兒長大成人。
退一萬步,只要彬兒能平平安安長大成年,楚梁劃江而治而沒有什麼不可以的,此時真要將梁國掐死了,黃家與楊元演之間或有一爭,但她則註定將更加寢食難安。
站在她自己的立場之上,她也應該是支援和談,又何需怕擺明態度?
不過,她在朝中能不能獲得支援,還是要看朝中和議派與主戰派的力量對比。
因為淮西的位置太關鍵了。
對鄭家來說,淮西劃入梁國之後,鄭家的根基之地黃州地理位置就太突出了,因此鄭家最初時迅速拋棄以往與棠邑的密切關係,站在主戰的立場,甚至主張快速而強硬的收回淮西及鄧均二州,是主戰派裡的速戰派。
奈何楊致堂始終不願將右龍武軍拿出去,當進攻淮西的第一波主力,更希望看到蒙兀人、東梁軍重創梁軍後,能夠不戰而得淮西,是主戰派裡的緩戰派。
事實上,除了信王府是堅定的速戰派外,即便是鄭氏求戰的決心,又或者說信心,都不是特別的強烈。
真要將韓謙當成敵人,那註定是一個令人又恨又畏的敵人。
楊恩以及沈漾,多多少少還是能看到河洛局面徹底崩壞之後,蒙兀人的勢力滋大無人能制,必然是大楚未來將要面臨的最大威脅,心思也相當的矛盾、遲疑。
在這種情形下,韓謙又百般示弱,事情就拖延下來,這卻符合朝中緩戰派的心思。
楊致堂等緩戰派更是巴不得拖延到秋冬看到蒙兀騎兵、東梁軍再次大舉進攻梁國,他們再從南面徹底切斷梁軍的商貿,並將相當一部分梁軍兵馬牽制在南線,就看看韓謙在一波波強勢的進攻下,能支撐到什麼時候不崩潰掉。
誰能想到,河洛第二階段戰事結束,韓謙卻再也不給他們這些緩戰派任何選擇的機會?
現在擺在楚廷面前,就剩下速戰速決或和議兩個選擇。
鄭氏因為自身利益,認清和談不成、韓謙在入秋之後就會大舉進攻荊襄的形勢之後,就立刻轉向支援和談。
不過,要是楊致堂現在就願意將右龍武軍第一時間西進威脅、牽制梁軍在滁州、東湖的兵馬,並不惜一切代價的突破棠邑水軍的封鎖,將鄂州糧秣運過江,他們也可以轉過來支援速戰,但拖延卻絕對不行。
不要看鰲山島水營大寨被棠邑水軍燒燬,此時楊致堂卻還捨不得將右龍武軍主力拿出來拼,他內心更希望宣而不戰。
沈漾、楊恩等人也認可宣而不戰的策略,希望從四面八方往淮西外派增援兵馬,不斷加強對梁軍的牽制與壓制。
這不失為一個好的策略。
然而關鍵問題在長江水道被切斷之後,九萬人馬的招討軍僅僅依舊地方上的供給,很難支撐到九月,同時考慮到楊元演會有坐山觀虎鬥的心思,確有可能會借糧草問題,將趙臻所部從隨陽、樊城等地撤下來,不會留趙臻與梁軍精銳血戰。
要避免這一狀態的發生,這就必然需要恢復鄂州與復州之間的水運,還是要不惜代價的與棠邑水軍先戰於長江水道。
當然了,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