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七章 五柳溪,楚臣,更俗,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五柳溪的河口寬逾百丈,西岸頗為深陡,可以作為天然河港碼頭使用,但五柳溪的河道卻不利行船。
五柳溪源出龍牙山南麓,流經龍牙山東南方向的臺地,最後流入沅江之中,是榆樹灣內最主要的一條河流。
五柳溪河道彎彎折折,約四十餘里長,河道所經之處落差較大,不要說秋冬季了,春夏之時,流急灘險,也不利行船。
更為重要的,五柳溪出龍牙山時,挾帶大量的泥沙淤堵河道,而隨後所流經的臺地,又要比西側的榆樹灣沖積平原平均要高出二三十米。
五柳溪春夏河水暴漲,從淤堵的河道里漫溢而出,整個榆樹灣都會洪水滔天、氾濫成災。
除了奚氏族人早年嚴禁客籍流民往龍牙山南麓聚集以及沅水在這裡拐急彎、水勢極大外,五柳溪的特殊性,實是限制前人開墾榆樹灣最為主要的礙障跟瓶頸。
韓謙之前就親自到榆樹灣實地看過兩遍。
而在過去一年時間內,韓謙更命令季希堯將龍牙山南麓、五柳溪沿岸、榆樹灣的水文地理都摸清楚,在這次到敘州之前,他已經擬定好馴服五柳溪的方案,就要在五柳溪出龍牙山時,開挖出一條新的河渠,將五柳溪的河水引入西邊流經榆樹灣腹地的沙河之中。
不過,在春夏雨季時,要避免沙河沿岸不會被暴漲的洪水衝得氾濫成災,那在新挖的河渠與原五柳溪之間,就需要建造一座分水堰以及在五柳溪的舊河道上再建造一座溢流堰,以調節五柳溪不同時節的上游來水。
整個水利工程建成後,每逢到秋冬枯水季,五柳溪上游的來水,便會被溢水堰擋住,被迫繞經分水堰,從分水渠流入沙河,保證枯水季榆樹灣開墾出來的田地,也有充足的灌溉用水;而到豐水期,大量洪水從龍牙山裡衝出來,水位暴漲,大量的河水便能透過溢水堰,進入五柳溪的舊河道,分流進入沅水。
分水堰以及溢水堰的建造要巧妙,既要保證枯水期的上游來水能灌溉灣口內的糧田,又要保證豐水、洪水期,能將絕大多數的上游來水送入五柳溪的舊河道,不使灣口內的糧田受災。
五柳溪這樣的水利工程,談不上曠古絕今,陳濟堂之父在明州所修建的四明山堰,複雜程度未必就在五柳溪堰之下,但也絕非小貓小狗,就敢在敘州出手修建這樣的水利工程,去馴服桀驁難馴的五柳溪。
至少敘州千百年來就未曾遇到過這樣的治水能吏。
五柳溪不利通航,韓謙他們在溪口下船後,就率五六千人徒步走到五柳溪出龍牙山的河口。
河口西側已經建起一座小規模的土寨,寨子裡有幾棟稍些像樣的木樓,但寨子外皆是大片亂糟糟的窩棚,韓謙率眾過來,不少蓬頭垢面的人站在五柳溪畔好奇的打望,眼睛裡也充滿擔憂跟恐懼。
畢竟韓謙身後新編州營五百甲卒,殺氣騰騰,並非擺飾。
從寨子北面,沿著五柳溪並不算多陡峭的河岸,往龍牙山深處還有一條小徑,韓謙知道沿這條小徑往山裡走二十餘里,便是奚氏族人祖居的舊奚寨。
馮昌裕滅奚氏之後,顧忌楊、洗、向三姓大族的壓力,最終沒有敢直接吞併舊奚寨,而是將寨子摧毀、廢棄後,將奚氏族人販賣為奴;龍牙山近十年以來,一直都是無主之地,更不要說龍牙山南麓的榆樹灣了。
目前僅有四五百名土籍番民,在龍牙山南麓建了十餘小寨子居住,都不能算什麼勢力,但五柳溪河口這一大片窩棚裡所居住的住民,則顯然不是土籍番民。
季希堯在龍牙山裡找到煤礦、鐵礦,韓謙便命令季希堯以招募流民開採煤鐵礦的名義,將舊奚寨佔了下來,還在五柳溪出龍牙山的河口,建了一座寨子,此時在寨子周圍搭建窩棚居住的,主要是受僱到龍牙山開採煤鐵礦勞工及家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