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五十六章 弒,楚臣,更俗,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響,在夜色下是那樣的清楚,而數百人慘厲的哀嚎,彷彿陰霾的雨雲一般,籠罩著春寒料峭的大梁皇宮。
成千上萬支利箭射出,靜待一炷香後,哀嚎呻吟漸息,又有百餘甲卒分作數隊進入甬道,將那些傷而未死或借死屍掩藏的侍宦、宮女找出來,確保秋陽宮的每一個人都殉葬於今夜,然後用數十輛馬車,將屍首運出皇城,先送往已經修得差不多的餘山皇陵。
十數輛水車停在甬道的兩側,從其他班院調來的低階侍宦提著水桶,沖洗血跡。
待到清晨,宮城南門開啟時,秋陽宮東側的甬道潔淨如新,彷彿昨夜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彷彿在秋陽宮裡所發生種種醜事,也徹底被沖洗一淨。
這時候十數名宮使攜旨出宮,傳報宗室、大臣,禪位僅二十天的大梁太上皇昨夜暴病而亡之事。
太上皇遺詔一切從儉,也未召王公大臣、文武百官過來瞻仰太上的遺寶,便直接進行大殮,裝入大棺,移送到乾陽宮停靈。
新帝勒令宗室公侯及皇子皇孫、公主妃嬪皆各自回家進行齋戒,六部九寺等院司大臣則集體到衙署官邸住宿齋戒,禁止歸家。
而沒有正式官缺的散閒官員,則齊集於午潮門齋戒,文武官員不準作樂,禁止喪服嫁娶,軍民皆要摘冠纓、服素縞,不準屠宰、不準祈祭。
除秋陽宮六百七十二名宮侍殉葬之外,新帝特許內侍省監、少監、內常侍等內朝大宦十七人自盡隨葬,永世服侍高祖左右……
…………
…………
大梁皇城裡所發生的一切,對守在汴京南城門下的普通將卒而言,遙遠得就彷彿是另外一個國度的事情。
沒有人知道雍王為何會突然率兵進京,如此迫不及待的逼陛下禪讓皇位,又沒有人知道禪位才二十天的太上皇,怎麼就在秋陽宮突然暴病駕崩了。
即便宮裡那些殉葬的內侍、宦臣,到底有幾個人是真想追隨太上皇於地下、永侍左右,南城門下的普通將卒也難以分辨。
臨近午時,又聽聞吏部尚書、宗正卿、右神武將軍、頌國公這樣的朝廷大臣重將以及周太妃、楊太妃這幾個陪伴太上皇晚年的妃嬪,也都紛紛上書新帝要求隨葬餘山皇陵,永世服侍太上皇左右。
“還真是奇怪了,苟爺你說人活得好好的,怎麼都尋死覓活的都要追隨太上皇而去?”一個尖嘴猴腮的兵卒,歪歪斜斜的抱著一杆白蠟木槍靠著城牆根,跟今日帶領他們當值的小校,探討道。
小校年紀要大一些,也就三十五六歲,沒有理會那猴腮兵卒的話,聽著馬蹄聲漸近,遠遠看到數騎快馬揚鞭馳來,揚起漫天飛塵,被寒風吹卷,滿天都灰濛濛一片。
數名騎士皆穿黑甲,為首者寸許長的短髮,黑色鎧甲內所穿乃是出家人的衲衣,怪模怪樣。
看到對方馳至城門前才陡然收住韁繩,馬鼻子噴著熱氣,差點就要噴到南城門小校的臉上。
“下來,下來!”守城小校也沒有好脾氣,按住腰間的刀柄,大聲喝斥道。
看到守城將卒圍過來阻攔,勒令他們接受盤問,為首者才從懷裡掏出一面銅符,上書“承天”二字,城門小校臉色微微一變,趕忙示意身後將卒讓開一條通道,讓來人以最快的速度進城去。
“他們是誰,如此橫衝直撞?”那個尖嘴小卒盯著數騎馳入城裡,非但不放緩速度,反倒快馬揚鞭在御街之上橫衝直撞,不悅的嘀咕道。
“這幾位爺都是承天司的,可不是我們能招惹得起的。”小校瞪了那個多舌的小卒一眼,令他不要胡說八道。
其他將卒皆是一驚,再看那數騎快馬,眼睛裡多多少少有些敬畏之色。
新帝登基之後,朝廷將臣暫時都沒有挪動位置,各安其職,玄甲都也只是接管皇城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