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六十三章 縉雲司,楚臣,更俗,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姜大人、袁大人對陛下忠心耿耿,諸事皆無忤逆,我離開一個多月,二位大人做了什麼事情,叫陛下決心派師弟你去主持縉雲司?”安吉祥眯起眼睛問道。
“縉雲司可不是光我一個人主持,有左都指揮,怎麼也得設有一個相應的右都指揮才對啊,” 陳如意笑著說道,“我卻是向陛下建議師兄你擔任這個右都指揮,陛下雖然當時沒有立即吭聲,但我還是想著以師兄您的表現及忠心,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安吉祥沒有吭聲,因為陳如意並沒有回答他的問題,他不清楚離開金陵的這一個月裡,皇城內外到底又發生哪些看上去不起眼卻又影響深遠的變化。
“姜大人、袁大人自然是沒有做什麼事情,惹陛下不高興,”陳如意笑著說道,“如今他們兩人都是內侍省少監,協助咱師父打理宮裡的事務,而縉雲司也非縉雲樓直接轉變而來……”
聽陳如意慢騰騰說來,安吉祥才明白圍繞縉雲樓的歸屬問題,朝堂之上在過去一個月時間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早年三皇子出宮就府,收編饑民成立龍雀軍,除了營伍之內有都指揮使、都虞候、營指揮等直接統領兵將的將領武官歸當時的臨江侯府節制之外,管理兵戶墾種治疫的屯營軍府,也是歸臨江侯府轄管——平時的兵戶安置管理、兵甲鑄造、再到抽丁編伍、輪訓輪戰等事,都由臨江侯府完全負責,這也使得龍雀軍徹徹底底的變成當時還是三皇子的私兵。
之後為刺探訊息方便,在韓謙的建議下,侯府新設秘曹左右司專司其事。
韓謙從軍府選拔兵戶籌建左司,柴建從晚紅樓調弟子籌建右司,但由於晚紅樓弟子更擅長潛伏、刺殺等事,拙於日常的偵察、斥候,最終在軍府管治下真正得以運轉併發揮作用的,也只有韓謙統領的秘曹左司。
荊襄戰事過後,陛下受封臨江郡王,秘曹左司遷入郡王府作為藏書閣的縉雲樓署理公務。
韓謙當時以郡王府文學從事率領姜獲、袁國維、林海崢等人署理情報蒐集、偵察斥候等事務;右司一部分人手也正式併入縉雲樓聽候調遣。
無論是削藩戰事,還是收復金陵,縉雲樓都發揮極大的作用。
即便韓謙以服喪名義,返回敘州,一部分韓謙培養起來的嫡系,被排斥出縉雲樓,但也不能否認縉雲樓依舊是大楚之內最為完備、強大的情報刺探、蒐集體系。
不過三皇子在金陵正式登基,之前潭王府的諸多事務,都需要納入樞密院及六部九寺等正式的朝堂體系之中。
所謂的情報刺探,軍事情報理應歸入樞密院職方司,諸州官民有違法亂紀者,也理應由刑部、大理寺、御史臺及京兆府搜檢彈劾,而不是由一個權力難以節制的密諜機構,將這些事都包過去。
倘若真要這麼做,職方司、刑部、大理寺、御史臺、京兆府這些正兒八經的大院司將會形同虛設,朝堂也會變得扭曲而怪異。
故而鄭榆、鄭暢、信昌侯李普、豫章郡王楊致堂乃至被救回金陵的溧陽侯楊恩等人,都認為縉雲樓已經完成歷史使命,沒有再存在的必要。
原縉雲樓那麼多斥候探馬以及書辦吏員,可以分拆到職方司、大理寺、御史臺及刑部諸司,或入京兆府充任衙吏。
這麼一來,韓謙當初培養的人手也就沒有必要再排斥在外去坐冷板凳,完全可以放到諸院司充當基層衙吏,彌補人手不足。
只要朝堂正式運轉起來,三五人是不可能抵抗整個朝堂的意志的。
楊元溥做了一些妥協,同意軍事情報搜撿劃入樞密院職方司,也同意大理寺、御史臺、刑部及京兆府各司其職,但堅持新設縉雲司,將原本應由大理寺、御史臺、刑部三司會審的逆案偵辦之事,歸入縉雲司。
大楚續承舊制,將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