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位 魏王是‘好人’啊
顧四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傳位 魏王是‘好人’啊,[大唐]武皇第一女官,顧四木,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皇子生病,按例該報尚藥局,會有六品醫官侍御醫來給瞧病記錄脈案。
而晉王又與其餘皇子不同。
他這些年一直養在皇帝身邊,皇帝早吩咐過,給晉王看病,就用專門侍奉帝王的五品‘奉御’。
也就是說他一旦請尚藥局,皇帝那裡必會知曉。
所以——
李治攔著人不許去尚藥局。任由盧夫人含淚來勸他請醫,李治也堅持道:“我只是微有不適,若是為此小事去尚藥局請大夫來瞧,父皇必知。豈不是又給父皇添煩惱,誰都不許去請!”
甚至皇帝打發人來叫幼子一起過去用膳,晉王這邊的宮人,都只按吩咐回道,晉王有些累著了似的,一直未醒。
皇帝此時也不疑有他:剛從昭陵回來,累了也是有的。
李治就這麼抱著被子在床上‘老實本分’畏懼著病著。
到了第二日,王氏見自家王爺臉色煞白,愁眉不展的病容,都不肯再信只是累了,連聲追問怎麼回事。李治也只怏怏透漏了一句:“沒什麼,只是四哥昨兒教導了我兩句。”
王氏一聽魏王,立刻開始很耿直抱怨道:“王爺不知,你去昭陵那幾日,朝上都是請皇帝立魏王為太子的動靜。唉,怎麼陪著庶人去昭陵的事兒偏就落在王爺身上呢?魏王倒是有空,一直在宮裡圍著聖人打轉!”
抱怨完,又忽然道:“王爺去這一趟就病了,會不會是沾上什麼晦氣了,要不要趕緊去清殿拜拜?
李治知道王氏真沒有故意氣自己的意思,而是作為一個晉王妃很熱心的在替他打算,但就是給李治噎的要命。
什麼晦氣,誰是晦氣?這話聽得他刺耳又扎心。
只好道:“王妃多慮了,不必去拜清了。”
王氏見他不許,就換了種思路:“也是,神佛之佑只怕短時間內不見效驗。王爺,你說我要不要去求求我舅舅,讓他在聖人跟前替王爺分說一二?聖人還是很信任我舅舅的!”
雖說王氏出身太原王家,但此刻她親眷中,在朝上官位最高的卻不是王家長輩,而是她親舅舅柳奭。
柳奭,河東柳氏人,曾任中書舍人,前年剛升了門下省侍郎。中書舍人這個官職,負責起草詔令,是看上去官職不高但屬於重要天子近臣級別。更何況柳奭又新升了官,也算說得上話的人。
李治無語:……何必要柳奭,我舅舅長孫無忌去說情豈不是更管用?
不對!他差點被王氏繞進去,為什麼要人去說情?我又沒犯錯。
李治心累,連忙捂著頭表示太疼了,要睡覺。
王氏只好走了,然後根本不按李治的要求,而是行動力很強去尚藥局了一趟,然後又很快樂地藉此機會讓蕭氏去清殿前跪一日給王爺祝禱一番。
這動靜鬧得不小,皇帝很快就知道了,問雲湖:“不是說雉奴只是有些累著了嗎?怎麼晉王妃如此擔心?”
索性自己帶著御奉去看一眼。
皇帝一見,覺得雉奴確實不似累著了,竟是神色不屬,氣色憔悴,又聽奉御診了是‘心思鬱結’,不由疑惑起來。
雉奴剛從昭陵回來的時候,並不是這樣的啊,他對於承乾肯重新燃起生志是很歡喜的,如何會忽然心思鬱結?
讓奉御再診,還是一樣的回答。
奉御也苦啊:扶脈沒有明顯的風寒發熱症狀,但晉王卻這麼憔悴,陛下盯著他問什麼症候,他難道能說沒病?
正所謂望聞問切,切脈既然切不出來,御奉直接發揮‘望’的功力,按照晉王的神色描述病情為‘心思鬱結’,皇帝再問,他又想起晉王剛去過昭陵,就又添了句‘憂思怔忪’。
皇帝在兒子這裡沒問出‘鬱結’為何,就看著孩子喝了藥睡了才起身離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