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三路兵馬,任務不同
知雀東南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4章 三路兵馬,任務不同,三國:成為武侯北伐中原,知雀東南飛,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時另一路人馬黃忠魏延二人,則率兩萬人馬從通江進軍,過南江即將到達漢中。
“漢升將軍,進軍之前大司馬曾命我等在城固駐軍,為何不讓我等直率大軍攻入漢中,漢中守軍不過數萬,何不一鼓作氣拿下漢中,也好再圖西川。”
“文長切勿心急,大司馬自有打算,強攻漢中,那張魯豈是泛泛之輩,在漢中多年,且自稱張良後人,深得民心,漢中四周有大山包圍,想要強攻談何容易。
況且你我跟隨大司馬多年,大司馬向來輕城池而重士卒,城池得失大司馬向來不在意,但是每次戰事之後,對於損兵折將之事,卻是傷心至極。”
“的確如此,別人都是對自己的屬地城池極為關心,我們的大司馬卻只在意兵馬損失,對於城池得失卻嗤之以鼻。
漢升將軍,不知此番前來,大司馬可有計謀與漢升將軍。教我二人如何破漢中張魯。”
黃忠哈哈大笑,“文長何必多此一問?”
魏延亦是大笑,看向黃忠將軍,“大司馬每次進軍之前必然有良謀相贈,漢升將軍為何不肯告知文長。”
“文長多慮,非是老朽不告知文長,而是我並不理解大司馬是何用意?”
“這卻是為何?”
“臨行之前大司馬再三叮囑,讓我在成固附近駐軍,遠離漢中八十里開外,每日向前進軍十里,只紮營結寨,無需向漢中用兵,老朽不明其意。”
魏文長輕捋鬍鬚,略作思考之狀,連連點頭,又連連搖頭,黃忠不解其意,詢問道,
“文長先點頭後搖頭,難不成對大司馬的部署有所知曉?”
“非也,所謂攻城之道,在於急攻,要在對手未有反應之時出奇兵以攻之。攻城最忌諱的就是拖延時間。
如果我們有足夠的兵力將漢中包圍,斷其糧道,斷其水源,可不費一兵一卒,便可讓城內守軍,不攻自破耳。
而我們此番前來,乃是秘密進軍,張魯在漢中為禍多年,囤積糧草甚多,包圍之戰術切不可用,唯有急行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漢中進攻,拿下城池。”
黃忠點點頭,對魏延所說的話表示贊同,
“的確如此,大司馬此計謀,正犯了兵家大忌,我大軍只在城外駐軍,不切糧道,不斷水源,只是每日向漢中靠近。
若是劉璋在後方為我大軍提供糧草,方可放心行軍,若是劉璋嫌我大軍行軍速度過慢,不予供給糧草,不出數日我大軍不戰自潰。”
“沒錯,大司馬明明想奪取西川,更應該快速行軍,前番剛奪下巴郡,生擒趙韙,大司馬卻將巴郡還給那劉璋,真不知大司馬為何如此用兵。”
“往日大司馬用計,或多或少我亦能猜到一二,只是今日之計謀,老朽卻也看不穿大司馬之用意。”
“既是大司馬軍令,大司馬計謀你我自當服從。”
“也只好如此。”
隨即黃忠魏延二人即領兩萬大軍前往漢中,山路崎嶇難行,兩萬人馬走了整整三日才到成固城外,但並未在成固紮營,而是在西鄉方向直接進軍漢中,在漢中城外紮營結寨。
第三路人馬也就是李嚴霍峻二人,這二人從巴中進軍,雖是山路,但這一條山路是三條路之中最為快捷的,僅僅二日李嚴霍峻二人就已經到南鄭城外。
不過李北川給李嚴的軍令可不是在城外紮營,而是到南鄭之後,就地整軍,當夜便就地歇息,第二天直接攻城。
前鋒自然是張任挑選的手下,當日張任將手下幾千人分撥給李北川麾下幾位大將之後,李北川又重新整合,共計四千五百人,陳到甘寧,黃忠魏延這兩路人馬各領五百人為嚮導。
而剩餘的三千五百人則是全部撥給了李嚴,並且讓李嚴到達南鄭城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