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你聽我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章 試製馬鐙<一>,相父安心養老,和約阿斗去籤,大王你聽我說,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禪下旨把李群進獻的一百零五匹戰馬全部交給新軍,組建三十人的馬隊,一人兩馬,由官副趙漢帶領。

馬是很嬌貴的動物,和牛相比馬吃得更好,更多,吃的差一點就要掉膘。

一匹馬每天要吃十斤乾草和五斤糧食,三國時沒有玉米紅薯土豆,只能喂小麥和黃豆。牛除了吃草也能吃麥稈和玉米芯,而馬就不能吃這些粗糙的食物,只能吃精細飼料。

由於馬只有一個胃,又不能反芻,每天要吃那麼多飼料就只能長時間慢慢吃,一吃就是五六個小時,而同樣的量牛吃一個小時狼吞虎嚥下去再慢慢反芻細嚼慢嚥。

馬生活環境要求也更高,住的馬鵬衛生條件稍微差一點就要生病,吃苦耐勞卻比牛差。馬的優點就是可以騎,速度比牛快得多。

所以古代騎兵都是一人兩馬甚至三馬,如果只有一馬,跑一段長途馬就跑不動了,很快會被累死。

但養馬的成本是巨大的,新軍的一百匹戰馬的成本相當於五百個步兵。

交馬的日子最興奮的莫過於趙漢,作為一個老斥候,沒有馬就沒有靈魂。

趙漢看著上百匹的西涼戰馬,就像是父親看見失散多年的兒子,摸摸這匹的背脊,捋捋那匹的鬃毛,還把頭和馬頭碰一碰,讓馬打幾下響鼻。

和他親近的馬也產生了靈性,馬蹄刨一刨地上的泥土,圍著他轉圈。

看得出來趙漢對馬是真的熱愛。

一旁的趙興打趣說,趙漢就是一個馬痴。

趙漢挑選了六十匹馬作為三十名騎兵的坐騎。首先就是把三十人叫來,帶上自己的馬,給馬洗澡。

新軍招了五名馬伕,由趙室帶領。每天士兵下操後也要輪流抽調一個伍計程車兵到馬鵬幫忙照料馬匹。

既是合理使用人力,也是讓每個人熟悉戰馬。劉禪的想法是非專職騎兵也要學會騎馬和照料馬匹,以後的新軍都要成為龍騎兵,形成上馬機動,下馬步戰的能力。

後世打敗蒙古鐵騎的滿洲八旗,就是典型的龍騎兵,騎馬機動到戰場再步戰衝鋒。

劉禪對趙室說要去他的工坊看看,趙室大驚,尊貴的皇帝陛下怎麼能去賤籍工匠的工坊,這些地方就連普通計程車大夫也是不願意靠近的。

好在自調入新軍以來,趙室知道當今聖上是一個不走尋常路的英主,說不定陛下比他還更懂養馬和製作馬具。

來到工坊,劉禪四處看了看,熊熊的爐火里正在燒著馬章,新到的馬要一一釘上全新的馬章。

一個工匠牽來一匹馬,把韁繩拴在柱子上,然後抬起一隻馬蹄放在一張小凳子上,露出粘滿泥土,還嵌入一些小石子和木刺的馬掌。

只見工匠用一把鋒利的小刀把馬掌的老繭和泥土石子清理掉,再用刀切削老繭,修理成乾淨平整的馬掌,再把燒紅的馬蹄鐵比較一下馬掌,拿到鐵墩上用小鐵錘調整一下形狀。由於燒紅的蹄鐵很柔軟,敲擊幾下就匹配了馬掌,再用幾顆鐵釘釘在馬掌上。

整個過程要不了幾分鐘就完成,馬兒也很配合,一點都不拒絕,修理馬掌就像修腳工給顧客修腳,是一種享受。

有兩個工匠在製作馬鞍,正在用鐵釘把扎馬肚子的皮帶固定到馬鞍上。

劉禪看了一會兒,拿出一張圖紙遞給趙室。

趙室開啟一看,在一個馬鞍上畫了兩根繩子系在馬鞍上,繩子的另一頭連著一個零件。

紙張的下半部分畫的是這個零件的詳細示意圖。

一塊橢圓形的踏板水平放置,一個半圓環垂直固定在踏板的邊緣,半圓環的頂點固定在馬鞍的繩子上。

馬鞍的兩側各有一個同樣的裝置。

趙室看著圖紙,琢磨了一會兒以後,兩眼放出了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刷短影片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

少面多肉

嫡女毒醫

墨雪千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