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困難重重?
談花弄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3章 困難重重?,明聖宗朱標:不肖子孫改我廟號?,談花弄影,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子行宮大殿內
範明滿臉不甘心的跟著福寶出了行宮。
剩下的三人心中一喜,少了一個人就意味著可以多得一分利。
三人按捺住心中激動的心情,仔細側耳傾聽太子爺的話語。
"大明不同於前元,對你們這些商戶沒有多大的敵意。如今朝廷財政困難,孤想廣開財源,為朝廷創收。還需要你們多多出力,朝廷也會為你們提供便利"
屏風外的三人呼吸開始變得急促,顯然知道太子爺是選中他們了。
"剛剛那位範掌櫃也說了,做海外的買賣,無疑就是把中原的瓷器,布匹,茶葉等物品販賣出去,可現在大明的民生才剛剛起來,商業還在低谷,沒有多少布匹,瓷器可以販賣"
"而且經過前元的動盪,一些商戶都不敢光明正大的出來行商"
"所以孤想讓你們做好表率,在上海碼頭帶頭興建作坊,招收底層那些百姓作為工人,織布做衣,種植茶樹,燒製瓷器"
"當然如果你們還有其他賺錢的買賣,也可以和朝廷報備"
現在大明的商業面臨的問題,就是生產力太低,商業沒有形成規模,都是小打小鬧,這樣是不可能帶動社會的發展。
社會沒有發展的動力,一些技術就永遠也不會出現大的變革,生產力永遠提不上去。
這是一個死迴圈,中原就一直在這個迴圈裡面出不來。
當然這和歷朝歷代重農抑商的政策有很大關係。
前宋時期對於商業的政策有所放寬,所以就造就了宋朝的富裕。
現在朱標想讓大明富裕起來,就必須讓朝廷強力介入,讓商戶看到朝廷對商戶態度的轉變。
朱標接著說道:"幾位有什麼難處嗎?現在就可以說來聽聽"
屏障前的三人心思各異,都不想帶頭髮言,誰知道這是不是太子爺又一次的試探。
"你們暢所欲言,說錯了,孤也不會計較"
"王家主,你說說吧"
朱標不想跟他們磨磨唧唧,直接開口點名道。
"殿下既然點了草民的名,那草民就斗膽直言"
王軒整理了一下思緒開口說道:
"作為大明子民,朝廷的政策我們肯定擁護,何況這是造福百姓的大好事"
"但確實有些困難,就比如這瓷器,都是透過父子相傳,有這門手藝的人肯定都是世代相傳的家族,我們招收熟練的燒製工人,恐怕有些麻煩,工價也會增高"
"而且瓷器製作對器土要求嚴格,上海縣就不適合瓷器的製作,如果從景德鎮運往上海縣販賣,這中間的損耗又要多幾成,得不償失"
錦秀姑娘也輕起紅潤的小嘴道:
"海外的布匹販賣都是粗衣麻布,需求量極大,現在織布的速度遠遠趕不上,而且熟練的女工也不好招"
朱標皺了皺眉頭,這兩人說得隱晦,但是朱標聽懂了,主要是商品製作起來成本過高,不管是瓷器,還是織布,都是需要大量的勞動力。
就拿織布來說,封建時期男耕女織,婦女織布算是必備技能,但在農耕社會,婦女也是不可小覷的勞動力,要幫忙處理家中的農活,也完全可以在家織布補貼家用。
如果被僱工織布的話,那這個農婦肯定就沒時間照顧家中的農活,那麼作坊就必須給她更高的工價,才能招到她來幹活,可這樣成本就會增高。
在產量沒有增多,生產力沒有提升的情況下,這些商戶的利潤就會被壓縮到極限,何況還有朝廷高得離譜的稅收。
還有瓷器的問題,要想富先修路,如今沒有後世那種水泥路,往返運送物品確實有很大的風險,不可避免的就會有損耗。
作為從商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