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常山國
不明所以的白馬非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章 常山國,魂穿三國,成為最強前夫哥?,不明所以的白馬非馬,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常山國,始立於秦末漢初,項羽封張耳為常山王,後漢惠帝又封三子劉不疑為常山王,此後幾立幾廢,在東漢永元二年,漢和帝封劉昺之少子劉側為常山王,常山復立為國,是為常山國。
在東漢的諸侯國中,一般的國主並沒有實權,一切的行政權力其實都集中在國相的手中。
而常山國相一般都是由朝廷直接任命的,因此能夠成為一國之相其實就是一郡之首的意思了。
當然,從名義上來看的話,一國之相還是要低於郡守的,但能以二十歲之齡就成為一國之相,劉瑁的前途顯然已經不可限量。
另一邊,由於黃巾首領張角的突然病故,使得黃巾軍士氣大減,張梁成為了黃巾軍新的首腦,並坐鎮廣宗縣城。
同時安撫激勵剩餘的黃巾軍們,希望他們能夠重拾鬥志,可是讓張梁沒有想到的是,朝廷的反應速度超出了他的想象。
在董卓兵敗的訊息剛剛傳入劉宏耳中的時候,劉宏就立刻改派皇甫嵩繼續剿滅黃巾餘孽,而由於皇甫嵩之前正在兗州東郡剿滅黃巾,得到命令後連夜北上,幾天內就到達了廣宗城外…
更讓張梁沒有想到的是,皇甫嵩在抵達廣宗之前,就已經讓士卒歇養了半天。
此時剛剛紮下營寨,居然就立刻下令攻城,幸好廣宗城內計程車卒在與盧植的激戰中已經成長了起來,皇甫嵩畢竟初來,對於城池的情況瞭解的並不多,因此並未攻下。
而此時就顯現出張梁不如張角的地方,在皇甫嵩罷兵回營後,張梁滿以為漢軍已疲,應該會到明日再行攻城,卻不料皇甫嵩卻趁夜突然調兵,連夜猛攻廣宗。
在成功攻破縣城後,由於張角的亡故,使得黃巾軍全線崩潰,張梁戰死,黃巾軍陣亡數萬人之多,皇甫嵩更是將黃巾軍的輜重車焚燒了三萬多輛,還將張角的棺槨開啟,剖棺戳屍。
劉瑁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來到了位於鉅鹿郡西側的常山國,而此時的黃巾軍剩餘不過二十萬人,全都聚縮在鉅鹿郡一郡之內,士氣低迷,軍心不復,所倚仗者,無非只剩剛剛擊敗董卓大軍的張寶一行了…
常山國,元氏縣,為常山國國都。
在之前的黃巾之亂中,常山國國王劉暠棄國而走,原常山相王懿領軍抵禦黃巾賊,戰死元氏縣。
此後常山國為黃巾軍所佔,直到盧植領軍平亂,一路勢如破竹,就連渠帥張牛角也中箭身亡,常山國黃巾軍見勢不妙,隨即在褚飛燕的帶領下撤入太行山脈的黑山之中。
因此此時的常山國已經再度為漢軍所統,而劉暠見到形勢重新穩定,便跑回了常山國。
“哎呀呀,劉相,我可是等了你很久了,這次的黃巾賊之亂中,除了幾位中郎將大人,恐怕就屬您的功勞最大了,您能夠到我常山國來,我可就放心了,我就不信他黃巾賊還敢亂來!”
劉瑁剛剛到了常山國,就看到劉暠一臉諂媚的走了過來道。
說起來,要真的論起輩分,劉暠比漢靈帝劉宏還要小上一輩,而劉瑁比劉宏還要大上四輩,劉暠自然不好意思再叫劉瑁的字,而他又好歹是一國之主,劉瑁過來是給他幹活的,劉暠又不能太過客氣,因此也就只好以官職相稱了。
“國主過獎了,此乃劉瑁分內之事,不足言道,話說回來,不知如今常山國內的情況如何呢?”
“哦,此前黃巾之亂爆發時,情況十分嚴重,常山國更是一度落入賊手,但是在盧植大人和鄙人的帶領下,如今的黃巾賊已經被打出了常山國,其中一部分去投靠了還在下曲陽頑抗的張寶部眾,另一部分則隨一個叫做褚飛燕的傢伙撤入了黑山之中。”
“哦?”
劉瑁聞言一愣,心道:“褚飛燕?這應該就是在三國中留下了一筆痕跡的黑山軍吧,終於出現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