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呆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章 比試,染塵鶴,一粒呆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似乎不太領情,說完這句就離開了。
李嘗淺出了醒身閣就奔向悟劍長廊,師傅不讓少年在悟劍長廊練劍,所學的九劍都是在醒身閣之內,練習也都是在師傅的注視下。
雖不清楚原因,但少年還是照做了,不過悟劍長廊有同門的道友,每當自己練完劍都會過去“觀摩”一下。
身處同一屋舍的道五道六,劍法越來越高超了,看起來賞心悅目,行雲流水。
李嘗淺再看向鍾子良,他是會令所有師傅都滿意的習劍人,天賦異稟,修煉刻苦,走路時下巴微微抬起,氣質好像下凡的仙人。
鍾子良的師傅是山莊內的老道,和掌門同輩,德高望重,雖然早年傳出對掌門的即位頗有微詞,但最後還是不了了之,並沒有引起太大的風波。
李嘗淺對這些都不關心,他只關心鍾子良的劍法,他需要仔細觀察,來應對下午的比試。
完美的劍法,外行人能看出乾脆利落,李嘗淺在身法之外能看出更多東西。歸藏心法與撫雲劍法的完美融合,由內而外毫無破綻,能教出如此劍法的人也一定是個一流的高手。
鍾子良比李嘗淺年長兩歲,今年十七歲,如果按照這種習劍速度,再有兩三年就可順利出出師,之後可以選擇下山遊歷,或者選擇留在雲頂觀內繼續潛心修道。
,!
比試的雙方是黎旭流長老抽籤決定的,比試時不用真劍,而是換成重量相仿的木劍。
規則奇怪且不公。
奇怪在每人只可出三招,三招過後結束比試,不判勝負,觀內道士皆可觀戰,但觀戰結束當日不許議論,第二日才可對勝負進行討論。
不公在比試雙方不分年齡大小,不論內力深淺,不講練劍時間長短。只要是習劍人都需參加比試,由抽籤決定對決雙方。
李嘗淺之前已經參加過幾次比試了,而且贏得了“怪劍”的稱號。稱號是褒是貶已經無從得知,少年的劍卻有目共睹,因為少年的劍總是“略勝一籌”。
這是所有看客心中最直觀的感受,李嘗淺的劍直來直去,“刺過去,然後快速後退”,看起來非常簡單,可以說是毫無章法,但是過程極快,每個人都需要睜大眼睛才可能看清楚全過程,在當時甚至觀察不出勝負,過後回想起來,才發現少年的劍確實是快了一些。
幾次比試過後,雖然李嘗淺並沒有獲得壓倒性的勝利,但已經沒人再輕視少年的劍法。
而鍾子良是觀內少見的天才,所有年輕弟子敬仰的物件,他的劍法足以代表所有習劍人中“撫雲劍法“的最高水準。
這是一場“怪劍”和“正劍”的對決。
所以當比試準備開始,李嘗淺站在鍾子良的對面時,道士們也已經各自找到了觀戰的最佳位置。
第一次有那麼多人觀戰,李嘗淺有些緊張,但當把注意力放回右手緊握的木劍時,少年的心又靜了下來,眼中只剩下面前的“敵人”。
鍾子良對李嘗淺的劍法早有研究,也清楚如何應對,他自認為只需要躲開兇猛的第一劍。
“請。”鍾子良的話代表比試開始。
李嘗淺沒有回應,不是因為他沒有禮貌,而是此時此刻他需要集中注意。
內力運轉,配合“靜心咒”,內息匯於右手,李嘗淺依舊決定先發制人。
一劍遞出,直直的朝著“敵人”的胸膛刺去,“敵人”似乎早有防備,重心極速下降,同時側身想要躲過迎來的一劍。
鍾子良的應對方法沒錯,可沒想到李嘗淺和手中的木劍好似融為一體,身體竟彎曲成詭異的弧線,木劍的劍尖如弦月的月芒,“追蹤”著敵人的胸膛。
鍾子良以為自己的躲避足夠迅速,卻怎麼也想不到對手的劍竟然能夠轉彎。本打算在躲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