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uK2PXu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9章 公園奇遇(27),660號生物學家,作家uK2PXu,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89章公園奇遇(27)

“武王伐紂的本質是王權戰勝了神權!”660說的很堅決。

姬周部族和殷商的矛盾由來已久,隨著姬周部族的日益壯大,周成為西方諸侯之長,這終於引起了商代統治者的警覺,最終,季歷被商王文丁軟禁絕食而死。季歷的死並沒有打斷姬周的發展勢頭,相反,他的兒子姬昌在各地網羅人才,明德慎罰,重視生產,姬周有實力不斷蠶食殷商的諸侯國。

雙方在牧野展開對決。不料,那些奴隸及戰俘紛紛倒戈,引領著周武王的軍隊衝入城中,商紂王見大勢已去,在他往日尋歡作樂的鹿臺自焚而亡。自此,商朝滅亡,大周興起。

周代商,是一起尋常的朝代更迭,但是,這裡面的歷史意義卻不僅僅侷限於改朝換代。

當年,周文王被商紂王拘役於羑里的時候,將《易經》推演為六十四卦,這一成就,使周朝蒙上了濃重的神秘色彩。兩年後,滅商時機來臨,按照慣例,戰前必然要占卜,連佔三次,皆為大凶。姜子牙勸諫道,“殷有重罪,不可以不畢伐”。於是,號召天下諸侯共討紂王。

行軍過程依然充滿了“凶兆”,比如共頭崩塌、旗杆折斷等,皆被姜子牙及武王以眾望所歸、天命難違為由“糊弄”過去。

到了朝歌城外的牧野,五萬對十七萬,兵力懸殊,且天氣惡劣,在這種“大凶”徵兆下,“天命”果然取得了勝利。

因此,周代商,這其實是一個對抗殷商“占卜”政權的過程,更是一個人心向背、擁護天命的經歷。這對於周代傳統哲學觀的建立提供了現實依據。

公元前638年,曾經的前朝子民------宋襄公與楚成王為爭奪中原霸權,宋楚兩軍在泓水遭遇。早已列好陣勢的宋軍,本可以趁楚軍剛渡河、半渡之時、上岸未穩予以攻擊。但打著“仁義”旗號的宋襄公一定要等楚軍準備好才發起衝擊。

其實,宋襄公的這一系列操作,在當時是完全符合“軍禮”的。

周代商後,武王姬發的弟弟周公旦推出了“禮樂”制度,根據《周禮·春官》記載,其內容主要包括: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嘉禮。從這個角度上講,我們三千年前就是禮儀之邦了。

嚴格說來,這些禮儀不是周代所創,它們在殷商甚至之前就已經存在,但它是在周代形成了一個獨立運作的體系。這些“禮樂”,其實就是對人們行為規則的一些定義,它的本質目的是周代統治者出於治理社會的現實需要,因此,站在這個角度上講,周禮是劃分社會等級的一種標準。

舉個例子,天子和諸侯的祭祀,其祭品就不同,飲食亦是差距巨大。天子可以每天吃羊肉,諸侯只能逢初一十五。

商代統治者凡事皆問神,站在這個角度上講,商朝政權本質是一種宗教和神權的結合體。周代商後,打破了****這一傳統,雖然周代統治者依然會占卜,但他們不會完全決斷於占卜,而是會根據實際形勢作出判斷,而周禮體系的推出,正好填補了宗教、神權的缺位。(摘自《武王伐紂,絕非是改朝換代那麼簡單,它打破的是宗教神權結合體》)

周武革命,打破了商朝天命永固的政權觀念,證明了“天命無常”的天命觀。商朝貴族往往強調殷商貴族和上帝之間的關係密切,甚至宣稱他們的祖先就是上帝的子孫。《詩經、商頌》載:“有戎方將,帝立子生商”,“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大肆宣傳惟命不於常,天命靡常。“皇天無親,惟德是輔”。過去殷的先王有德,克配上帝。但後來的殷王“惟不敬厥德,乃早墜厥命”,而周王有德,故“皇天上帝改厥元子資大國殷之命”而大命文王。因此,天命歸周,周王成了天之元子。周提出“以德配天”的口號,即是為取代商朝製造輿論,也是對神權法的動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篇論壇體合集

玲子Sama